“阿娘,什么饭呀?”俞荷回房间还不忘问晚饭吃什么。

“臊子面。管饱。快去换衣裳,浑身擦一擦。”李二娘把一盆温水递给俞荷。

俞荷端着水进屋,脖子身上用热布巾擦了一遍,果然清爽多了,又泡了脚。

出来,刚好臊子面出锅。

“明天去后坡勾辣椒。”马三面饭后吩咐道,“最好先种,自己长的苗更壮实。”

俞老头和俞有粮去后院看自己下的秧苗,今年水稻要种三十五亩加上俞有花的十亩,他们已经早早和村里的人商量好,每家买多少秧苗。

俞老头和俞有粮地里育秧,不让任何人去看,俞荷也包括在内。

秧苗关乎一家一年的收成,谁也不敢马虎,俞荷就去看自己开完花已经结果的桃树。

桃树去年包的稻草还在,桃花谢了几天,桃叶渐渐的长出翠绿的小芽。

不远处由俞有钱负责建造的酱油作坊和辣椒酱作坊有了雏形。

开年,本来要把作坊建在家旁边,因为取水不方便又往旁边挪了

二亩地,占了俞荷三亩地最外头的一亩,紧邻河道。

“姐,我外公来了!”

“说有好事找你。”

龙龙一身短打跑着来喊俞荷。

矮墩墩的弟弟长个儿了。

“什么事?”

“赵村种桑树,一棵桑树五文钱,还有剩余,问你种不种?”

“蚕子官府提供,蚕茧卖私人都行。”龙龙记着俞荷去年的话。

“阿奶的意思呢?”

“阿奶让我问你。”

这到底是种还是不种?她后坡那一亩地种辣椒也行。

“我们家要一百株桑苗,有劳亲家事事想着我们。”

“应该的应该的。”

龙龙俞荷飞快的躲开。

马三面俞老头送赵芳元出门,打发俞有钱驾车将人送回去。

“明天种辣椒还是栽桑树,桑树往哪里栽?”饭后,马三面俞老头找大家商量。

“阿奶,我那一亩坡地离河道近,种桑树,摘桑叶也近。后坡剩下的地都种辣椒,辣椒地和油菜地一年换着种,也可以种黄豆和麦养地。”俞荷笑着说。

“我小,也花不了多少钱,这几年,收入都归家里。”

俞荷说完就走了。

成文成城借口要背书,跟着俞荷到书房。

俞荷见大哥小哥不看书,都看着自己,俞荷笑着说:“阿奶如果有别的想法,我明天去赵村和赵外公买桑树,这一亩地,我们兄妹四个养蚕。

等我跟我师父去外面行医,我的东西交给你们管。”

“杂货店,你们也要替我守好。”

马三面借口不能占俞荷的便宜,说:“桑树种到后坡顶上,下面的地都种辣椒和油菜。明天有钱你再打听一下,争取种三亩。”

种桑树养蚕是长久之计。

“好。”

第二天一大早,赵芳元驾车送来了一百五十苗桑树。

全家出动,再村里请了十几个人,挑水挖坑去后坡栽桑树。

傍晚,成文成城陪俞荷去赵村,从赵德花手里买了一百五十苗桑树。

大吃一惊的李二娘,但笑不语的俞有地,惊掉下巴的俞梅,帮着三人趁夜去后坡地边,种桑树。

“妹儿,你怎么能这样呢!你这是先斩后奏啊。”俞梅提着满满一桶水,边走边回头。

“我种我的地,还要让别人同意吗?”都知道栽桑树养蚕是好事,当然要往自己的地盘划拉。

“可是……”这样会惹阿奶不高兴。

“姐,我们走快点,马上就要种好了,树等水呢!”

俞梅不得不加快脚步。

种好桑树,俞荷每天都要去看看,现在春天,桑树种下去要等活了,就能长出叶子。

俞荷又请俞有钱出面,请了五个人帮忙把旁边这两亩地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