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面俞老头俞有地几个大人,务必要求自己做的面面俱到,都比她紧张。
正月初八,顾大安俞有花早早到了,俞有丽夫妇也到了,等孟世宾李文梁吴怀仁一到,估摸着时间,赵芳元俞耿为首带着挂红打扮精神的俞荷,带着拜师礼往邓家来。
马三面俞老头带着全家紧随其后,俞有才跟在队伍后面放炮。
到了邓家院门口,早有不认识的司仪迎接,俞荷身后响起一阵大大小小的欢迎礼炮声。
等他们进了院子,正堂出来个四十多岁,穿一身干练文武袖深蓝锦袍的武将,拱手道:“诸位,在下永明府邓家邓锋,是今天的司仪。良辰吉时未到,还请诸位屋里稍坐。”
“失敬失敬!”俞耿紧张答话,众人进屋,在正堂安坐。
邓锋指挥仆从斟茶,又向众人介绍了邓家观礼的人,解释说,因为临时起意,邓郎中盛京和北地的师门,亲朋赶不及,他们是邓三婶的族亲。
“这位是当朝周王嫡子,小王爷赵槿。”邓锋最后介绍了在主位独尊,十五六岁,一身月白道袍身披黑色狐狸皮大氅,面容如玉的少年郎君。
“我等见过小王爷!”俞耿顿时有些诚恐诚惶,这邓家到底是什么人?收个徒弟,要当世小王爷做见证。
俞荷跟着叩首,彻底傻眼。
“诸位免礼。”赵槿走下主位,亲自将俞耿赵芳元扶起。
“吾今日只做见证,大家随意。”
这位小王爷,看着慢条斯理很亲民,可谁又真敢在他面前放肆,大家连话都不好说了。
赵槿只得带着周定出门,等时辰快到的时候,再回来。
须臾,李秉昆大笑而来,白永兴李世涛等十几人随侍左右,门口见穿戴一新的邓郎中,朗声笑道:“李某今日不请自来,还请易先生,海涵。”
“李知县光临寒舍,来观吾收徒之礼,易某不甚荣幸,快请屋里坐。”邓郎中让一步,他们先行。
李秉昆进屋,看到邓锋,收了笑,面色立即变了,急拜见道:“下官李秉昆,见过邓同知。”
“李知县,太客气了,吾今天只是司仪,快进上座!”邓锋扫他一眼,抬了抬手,淡笑道。
李秉昆哪里敢真的上座,在俞家让出来的位置上坐定,细汗冒出额头。
今天他托大了,要怎么圆回来呢。
好在,吉时已到,宾客就位。
邓郎中恭敬请出祖师爷神位,进香叩首,带着邓三婶一左一右在上手尊位坐定。
“拜师礼开始。”邓锋先介绍了邓郎中师门、师父和门派传承,以及新徒俞荷来历。
邓郎中向祖师上香、上表,行三跪九叩大礼,汇报本门派吸纳新弟子,传承有人。
“新徒递拜帖!”
俞荷头顶拜师贴,行三跪九叩大礼,双手奉上拜师贴,背诵拜师贴表示愿意加入师门学艺,接受师门及师父的教诲。
“敬茶改口,献上拜师礼!”
俞荷叩首敬茶,献上俞有地准备好的拜师礼,邓郎中邓三婶先后喝了茶,回赠礼。
“俞荷,先师有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唐孙思邈《大医精诚》)
邓郎中训诫之后,接着宣读回徒贴,道:“今有弟子俞荷,敏而好学,师古好礼。吾愿收汝入吾师门。既入吾门,吾必倾囊相授,望汝刻苦学习,尊师重道,壮吾门派,扬吾医道,今立此帖为证。
见证人:赵槿
师父:易任东示
己未年正月初八。”
当听到见证人赵槿,李秉昆神色大变,浑身冷汗直冒,今天这个热闹他就不应该来。
“师徒共拜祖师,行三跪九拜大礼!”邓锋面无表情唱道。
俞荷跟在邓郎中身后进香,叩首,再拜,再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