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肯定的。要不然,我昨天看都还有一半呢,一晚上就都收回去了。”
“你们说,他们还会像卖洋芋那价给我们卖番麦子吗?不对,人家叫玉米。”
“街上卖的有呢,一穗50文,30文的也有,就是没有俞荷种的红,颜色好。”
俞荷的玉米一上码头就被人抢了,这拨人多是家丁小厮丫鬟,俞荷钱收的理直气壮。
“今天是最后一天,这种大个儿的50文,最好的800文,次一点的便宜50文今天只要450文一穗,卖完为止。”
好眼光,大家选的基本上都是小穗,又小又好看。
“这是450文。”
……
“谢谢惠顾,800文!”俞荷喜滋滋的收钱。
80穗50文的先卖完,50穗也卖完,最后两个好货,俞荷便宜了50文被一个船主给收了。
4两,20两,二两三百文,今天一共卖了二十六两多,加上昨天的十两,三十六两,这钱是需要交税的,大概按照6%交二两多商税。
收摊收摊。
俞荷背着背篓前面走,“保镖”俞有钱揣着钱跟在身边,家里人都等在小吃店。
赵德营也来了,看了地方,商量着怎么盘灶台,“一家盘一个灶台吗?”
“一家盘一个以后都方便。”俞有钱做主笑着说,“二哥,可以在这边蒸热米皮当热就可以卖。我们也是,炒菜,烧汤也方便。”
赵德营把这些都记下,六口锅都做多大,先要做两个样品,用多少土砖黄泥,都要计算。
几个人量了具体的位置,定下尺寸。
前厅和后厨用木板隔断,后厨得留出上二楼的楼梯,门框也要定做,黄泥地面也得铺上青砖,好打扫卫生。
铺地面,刷墙,一堆的事。
商量好这些事,俞有钱和俞荷去镇上衙门交卖玉米和烧鸡烤鸭的税。
等两个人回来,大家一起回家,牛车现在都舍不得坐,只拉东西,家里家外靠这头花脸牛干活。
“俞荷,明天中秋节,我们怎么过?”赵娟笑问道,“生意还做不做呢!”
“我的烧鸡烤鸭明天买的人肯定多,得加量。地里的花生熟了,明天我准备煮一锅五香花生搭配着卖。”
俞荷才不管大人的事呢,大人没事就喜欢逗小孩。
“那我们也照今天的量做。”赵娟觉得明天卖饭菜肯定也不错。
“庄稼人,能吃饱饭,不生病,每天
都算过节。“李二娘这话,得了大家的赞同。
“就是就是。”唐大丫深有体会,吃饱穿暖,逢年过节吃口好吃的,算日子过得很好了。
俞有钱请宋老太一家先帮忙杀鸡,李二娘俞荷腌制,再做烤鸭,忙到晚上十一点,总算把100只烧鸡烤鸭做出来。
“俞荷,你要不要买个人给你干活!”叔侄两个干活的时候,俞有钱突然说,“我们这样天天熬也不是个办法。”
“别说了,悄悄地!”俞荷急了,连忙道:“小心我奶拿笤帚打你!
三叔,你看,我们村有谁家买下人伺候?王地主只有一个车夫,一个做饭的婆子,其余都是短工和长工。”
接着,俞荷神秘兮兮小声说:“没有实力前,最好的办法是藏在人群里。
像我卖玉米只得二两,都有人推波助澜宣扬的人尽皆知。
呼奴唤婢,那是高门大户,权贵们的特权,别给家里招祸!大家的眼睛雪亮,你信不信村里人都知道我们家存了多少钱!”
说到这里,俞荷催她三叔赶紧给她找附近要卖的良田,先买四亩再说。
“这事,我明天给你办妥。”俞有钱一阵后怕,他大哥这么多年都把道理给他说得都没有俞荷这么清楚过。
只冷眼看着他犯蠢。
这时候,俞有钱感谢自己的善良,没有把烧鸡烤鸭的摊子全部接过来,赚了钱得有命花!
“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