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我的是个外表看来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我见过他的照片若干次,一眼就认出他就是蓝纪声。他提出Lans理论时三十二岁,没想到十年过去,相貌居然没大改,大概是因为有追求,看上去比当年的状态似乎还好,意气风发,神采飞扬。
我毕恭毕敬地站起来,“蓝先生。”
他摆摆手叫我坐下,出示了一份保密协议,“在我们开始谈话之前,请杜小姐签一份保密文件。”
我没有一件。IT行业的竞争向来激烈,公司和公司之间差距不大,注意信息的保密很重要。
蓝纪声一点废话都没有,收了保密协议之后,对我进行了面试给了我一块芯片,让我在三个小时内写出一段汇编代码,从而实现芯片的操作。
我完成之后他露出了赞许的神色,终于跟我谈起了正事
“你对量子芯片了解多少?”
传统的计算机芯片是利用晶体管电流作为经典信息单元1和0,也被称之为电子芯片。量子芯片则是依照光的量子特性,能大幅度提高运算速度,确保信息安全,增大信息容量等方面可以突破现有经典信息系统的极限。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了基于量子特性的量子平行算法可以有效地超越现有计算机的速度极限,能够轻而易举地破译现有广泛使用的密码体系。
到了现在,利用半导体量子点的自旋进行量子信息处理已经获得许多令人瞩目的进展,但是要成为真正的量子芯片还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首当其冲的,就是温度。
我说:“本世纪以来,有不少物理学家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据我所知面临的困难和前景的美好成对比。量子芯片的理论早就诞生,也有人做过不少试验,但最大的困难就是,量子芯片的运行需要超低温,常温常压……”
把这席话说完后,蓝纪声对我点点头,面露赞许之色。
“看来想方设法找到你,没有白费工夫。”
我在大学里待了近十年,虽然我对计算机有兴趣,但不等于对其他不了解。我零零碎碎地修习了许多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微电子技术、信息检索分析等等。
他翻着电脑上的一份资料,又说:“你在研究生时代,提出过一个‘WNSP’计划,能跟我谈谈这个吗?”
我点点头。
WNSP,Wireless Network Security Plan,全名无线网络安全计划。
众所周知,从无线网络诞生到今天,虽然方便,但安全问题始终是无线网络的阿喀琉斯之踵无线网络都充满了各种可怕的漏洞,极其容易被人用各种手段入侵。入侵手段方式多样,成本低廉。所以,但凡对安全系统要求稍微高一些的公司都拒绝了成本低廉而便利的无线网络,而是用笨重耗材的有线网络。
我十多年前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让无线网络变得犹如有线网络一样安全,思考多年的结晶就是我的博士论文。在导师的指导下,我架构了一个关于计算机无线网络的安全构想。这份博士论文,被我命名为“WNSP”计划。论文的审评人全都认为这份计划非常有新意,相当大胆。但太超前,计算量太大,十年内根本无法取得任何进展。虽然WNSP计划最后获得了优秀博士论文,但很快被束之高阁。
我也就是因为这件事,觉得留在学校也无甚意思,决定出来工作。
“这个计划完全是纯理论,”我叹了口气,“现有的计算机,根本不能满足要求。”
蓝纪声镇定地看着我,“可以,一小块芯片就可以解决。”
我疑心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怎么可能啊,一小块芯片就能解决那么大的计算量的话,除非是”我的声音忽然哑了,“量子芯片,难道你们又说进展了么?能在常温常压下工作了吗?”
蓝纪声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没错。”
我听到了什么?我愣了足足三秒,方才大叫起来,“伟大至极!”
正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