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淮叙下车,先回头看云棠。见她过来,他向她伸手。
云棠是紧张的,手掌微微濡湿,指尖发凉。
黎淮叙不着痕迹的轻捏她的手。
云棠抬眼,他给她递一个‘安心’的眼神。
黎淮叙转脸,对楚信德和钟姨介绍:“我女朋友,云棠。”
他声线低缓,语气郑重。
一字一句清晰可闻,如金玉落盘,掷地有声。
云棠心里的那些紧张忽然就消散了。
她落落大方,微笑致意:“楚董,钟姨。”
照片上的楚信德看起来严肃冷峻,但此刻眼前老人言笑晏晏,十分慈祥:“你同叙仔拍拖,到家里做客还要叫的这样官方?”
云棠微怔,下意识去看黎淮叙。
黎淮叙微微勾唇,眼底尽是笑意。
云棠有些脸热,但还是改口唤一声:“外公。”
外公。
这两个字有些陌生。
李潇红的父母去世都早,外公外婆在云棠心中只是一个符号。
云棠委屈时常常会想,若外公外婆还在世,会不会像其他外公外婆一样,心疼的将她捧在手心,叠声唤她‘女女’、‘心肝椗’。
楚信德笑呵呵点头,钟姨去开门,迎他们进门。
旧式的砖瓦宅邸里面也古香古色,房中多木质,古朴恢弘,带淡雅茶香。
钟姨亲热热靠过来:“不知你口味,但叙仔讲你是沙屿人,我就做主中饭让厨师多做几道沙屿特色。”
钟姨和楚信德一样,都唤黎淮叙作叙仔,亲昵程度可见一斑。
云棠道谢,又说:“上次我喝醉,听说是您照顾我,还给我煲养肝汤。那盅汤实在太好喝,我后来喝过那么多靓汤馆也赶不上那盅一半的滋味。以后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再尝尝您煲的汤。”
两句话说进钟姨心坎。
钟姨年纪渐长,很多原来的工作都已经力不从心。但她闲不住,一腔热情无处安放,干脆全放在煲汤上。
生活绵绵长长,汤总是要喝的。
云棠称赞那盅养肝汤,言辞自然恳切,能看得出发自真心,钟姨心花怒放,喜不自胜。
她眉飞色舞,说着就挽袖子往厨房去:“中午有汤的。我亲自煲的薏米冬瓜老鸭汤,没让厨师插手。这时节喝祛湿去热,比上次给你煲的养肝汤更好,一会儿一定多喝几碗!”
钟姨的身影三两步绕出正房,楚信德慈和笑道:“阿钟从年轻时就做事麻利,如今六十岁了依旧闲不住。”
楚晚侬去世后,钟姨承担起照顾黎淮叙和楚信德的责任,几十年过去,她在楚家,是如同半个楚晚侬的存在。
这间宅子楚信德已经住了几十年,屋内陈设简洁,气韵悠然,随处可见一些字画悬挂于墙壁,仔细看看,都是大家真迹,连拍卖行也难得窥见。
云棠从小学画,也曾专门研习过一段时间古典书画,墙上有几幅她觉得眼熟,略一沉吟便说出作品名称。
楚信德心情大好,颇有觅得忘年知音的意味,带着云棠在正房内转了一圈,细细介绍这几幅他精心挑选的宝贝。
云棠难遇珍奇,十分惊喜珍重,亦步亦趋跟在楚信德身旁。一老一少对着墙上字画交谈甚欢,十分投缘,黎淮叙反倒成了多余的 那一个。
他插不上话,干脆不杵在旁边做电灯泡。招手唤工人过来,让他将楚丛唯之前送的那些都匀毛尖取来一罐。
窗边的茶台,外面有树影投下的斑驳阴影。热水氤氲,很快弥散起缥缈茶雾。
新采的都匀毛尖,散着清甜栗香,嫩叶翠绿沉浮,美得不可方物。
楚信德闻见味道转过身,摘老花镜笑:“你倒会享受,专挑好货,”他又唤云棠,“小云,过去尝尝外公的茶。”
楚信德已经八十多岁,久站之后再走路,身形有些轻微摇晃。
云棠下意识伸手去搀扶。
楚信德侧脸看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