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人去颍川看看,别出什么事情才好。

等他那几个友人抵达中山,袁绍手下有谋士武将,他们主公手下的人才和他相比毫不逊色。

原焕抿唇笑笑,让自己显得不那么激动,“只待诸位先生到来。”

*

安国县界,几辆牛车行走在官道上,车夫将马车停在石碑旁边,让车上的年轻郎君辨认碑上的字迹。

天气热的厉害,挑开竹帘钻进去的也是热风,年轻俊美的青年文士擦擦脸上的汗珠,无精打采的看向石碑,上上下下看了好几遍,然后摆摆手吩咐道,“是安国县,这次没找错地方,速度快些,尽量太阳落山之前抵达袁府。”

盛夏不适合赶路,要不是他们和荀文若足够亲密,说什么也不会在这种天气下赶路,没有美酒没有美人,前路漫漫不知何时能到袁府,他可真是太难了。

竹席上,两三岁的小娃娃耐不住热,好一会儿没有感受到凉风,嘴巴一瘪又要哭出来。

“好好好扇扇扇,祖宗诶,你可别闹了。”

后面的牛车里,另一个病恹恹的青年撑着身子坐起来,确定石碑上写的的确是“安国县界”四个字,不是“安平”“安熹”或者别的乱七八糟的名字,这才有气无力的躺回去。

下次再有机会,他绝对绝对绝对不会和这家伙一起出门。

第30章 流离不平

*

“小麦青青,大麦枯。

谁当获者,妇与姑。

丈人何在,西击胡。

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1】

日头西斜,暑气渐散,佃户们扛着锄头下田劳作,孩童围着田地旁的篱笆墙玩闹,一边拍手一边唱着朗朗上口的歌谣。

国人的强迫症几千年都没有变过,宫殿房屋要有中轴线,城池布局要四四方方,村庄外的田地划分也是一目了然,田垄整整齐齐,各家耕种的范围一目了然。

荀彧来袁府时春光正好,如今已经是盛夏,即便外面兵荒马乱送信不易,从颍川到中山也不能耗那么长时间。

不算来回路上的时间,信使已经回来两个多月,就算在家深思熟虑纠结要不要前来中山,两个月的时间也已经够了。

到现在连个人影都不见,除非他那些友人一个都不愿意来。

荀彧觉得,这个可能几近于无。

他和友人们志同道合意气相投,别的不说,在这方面的默契还是有的,如果不是觉得此处足以容身,他也不会写信让好友过来。

天下愦愦,朝廷昏暗,那些家伙要么一直没有出仕做官,要么是弃官返乡,接到他的传信后若是不愿意前来,至少也会给他回个信。

钟繇接受征召,如今已经抵达长安,在天子身边奉诏,陈群随父至徐州投奔徐州牧陶谦,其他几人也各自来信言明理由,只剩下那两个既没有回信也不见人影,让他怎么能不担心。

房间里清爽宜人,淡淡的熏香萦绕其中,只有翻动竹简的些微声音。

荀攸放下手里的笔,看旁边的荀彧已经连续几天心神不宁,揉揉手腕开口道,“叔父实在担心,不如派人去颍川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