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棠梨宫柳烟阁笼罩在死亡的气息中。浓重的血腥味与苦涩的药气交织,如同无形的铁幕,压得人喘不过气。妍妃躺在锦榻上,曾经娇艳如牡丹的脸庞只剩下一片死寂的灰白,眼窝深陷,嘴唇泛着不祥的青紫。每一次微弱的呼吸都带着拉风箱般的嗬嗬声,每一次痉挛都仿佛耗尽了生命最后的气力。张亦琦跪坐在榻边,额角汗水混着泪水滴落。那句在雨中应下的承诺“好,我答应你!”此刻像沉重的枷锁,勒得她心口剧痛。
“妍妃!撑住!”张亦琦嘶哑地喊着,再次试图撬开她紧闭的牙关,灌进新熬的解毒汤药。药汁却如同溪流遇石,顺着惨白的嘴角蜿蜒流下,浸湿了枕巾。妍妃的瞳孔彻底涣散,那曾经燃烧着求生火焰的眼睛,只剩下空洞,倒映着摇曳的烛光,如同风中残烛。张亦琦的心沉到了冰点。乌头之毒,深入脏腑,又兼小产血崩,神仙难救。她能清晰地感觉到掌下那具年轻躯体的生命力正如同指间流沙般飞速消逝。
“我……答应了你……”张亦琦的声音哽咽,带着无尽的疲惫与挫败,她俯下身,在妍妃耳边低语。妍妃冰冷僵硬的手指似乎极其微弱地动了一下,指尖轻轻勾住了张亦琦的袖口,那空洞的眼神,似乎努力地聚焦了一下,一丝极其微弱、几乎难以察觉的释然掠过眼底,随即彻底熄灭。喉间最后一声微弱的叹息逸出,勾住袖口的手指,无力地滑落。
“贵妃……薨了……”吴太医颤抖着探了鼻息,悲声宣布。
就在这时,广陵王萧翌的贴身侍卫徐福,如同鬼魅般避开混乱的宫人,带着一身血腥气冲进了柳烟阁。他目光锐利,扫过妍妃的遗体,眼中掠过一丝复杂,随即单膝跪在张亦琦面前,语速极快:“王妃!叛军已攻入内宫,情势危急!殿下有令!请王妃速随属下,护持太皇太后、长宁公主,由秘道撤离宫城!”
张亦琦猛地回神:“殿下呢?”
“殿下已亲自带人前去御书房救驾!”徐福语气斩钉截铁,“王妃,事不宜迟!”
张亦琦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悲痛与慌乱。她立刻起身:“好!先去延寿宫!”无论如何,要先确保太皇太后和长宁的安全。
延寿宫内,灯火通明,气氛却凝重如铅。太皇太后端坐主位,身着庄重的朝服,发髻纹丝不乱,脸上是历经三朝的沉静与威严,眼神深处是无法掩饰的忧虑。长宁公主,正紧紧依偎在太皇太后身边,脸色苍白,但眼神中除了恐惧,还有一丝强装的镇定。
张亦琦与徐福赶到,迅速说明来意:“太皇太后,叛军凶猛,广陵王安排秘道,请太皇太后、公主、王妃随臣速速离宫!”
太皇太后的目光扫过张亦琦、徐福,最后落在殿内侍立、同样面带惧色却强作镇定的宫人们身上。她缓缓站起身,声音不高,却带着磐石般的坚定:“我,哪里也不去。”
“皇祖母”
“太皇太后!”
张亦琦和徐福同时惊呼。
太皇太后抬手制止,目光如炬:“我是大齐皇帝的祖母,危难之际,岂能抛下满宫的人,独自逃生?置他们于险境而不顾?此非为君之道。”她看向长宁,慈爱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长宁,跟着亦琦一起走,她会护你周全。徐福,你务必护好王妃和公主!带她们走!”
“皇祖母!我不走!”长宁公主猛地站起身,声音带着颤抖,却异常清晰坚定,“我的家人都还在宫里!您不走,我也不走!我要留下来陪着您!”
张亦琦看着太皇太后凛然的风骨和长宁眼中的坚持,心中震撼。这深宫之中,并非只有阴谋与倾轧,也有这样宁折不弯的气节和患难与共的情谊。她深吸一口气,走到太皇太后面前,深深一拜:“皇祖母,我也不走。”她的声音平静而坚决。徐福闻言,焦急地看向张亦琦,
“王妃,属下没办法去跟殿下交代!”
“你告诉他我们都已经出宫即可。在这么关键的时候,我不想他分心。”
却见她眼神坚定,不容置喙。他明白了王妃的选择,不再多言,只是握紧了腰间的刀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