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爸现在感情挺好啊。”
“结婚时呢?”
姜女士琢磨出安漾神情里的挣扎,“这个问题问我没用,得问自己。”她指尖抚着金丝线边,语重心长:“我那些学生们跟你差不多,遇事恨不得拉群问所有人意见。人和人不一样,别人的建议甚至都不能作为参考。我跟你爸选择这种婚姻模式,过得不错,不代表你也可以。”
“每个人对婚姻的定义不一样。我当初就想落户大城市,找靠谱踏实的男人搭伙过日子。感情不感情的,不强求。”
安漾联想起母亲的日记本,下意识想问一嘴,又没敢提。
“你们这代人对结婚的看法更是多种多样,关注侧重点也不一样。”
安漾垂着脑袋,彻底丧了气。一直以来,她总在不停说服自己:爸妈过得很好,至少在外人眼里无风无浪,那她应该也没问题。
咨询师的几句话如杠杆,四两拨千斤般撬动着过去二十多年的认知。而母亲的这番话重重落在心头,二者合力作用下,所有基于该认知基础的决定都跟着摇晃。
姜女士作势要揽女儿的肩膀,自觉别扭,改拍了拍:“那天订婚宴,序南说你之后会考虑换工作,我看出来了,你不痛快。”
“不痛快就要提,很多线要从一开始便设好。不然以后,你只能无止境的退让。”
“提了。”
“序南怎么说?”
“都听我的。”
姜女士不予置评,“思维定势很难改。当初你爸问我生育计划,我说考评在即,想缓两年。他应得好好的,结果婚后尽想些歪点子,闹得差点离婚。男人多少都有劣根性,总想着等娶了老婆回家,万事已成定局。”
“序南不一定是这样的人,但心里有不痛快的,尽早说清楚。”
“嗯,知道了。”
“我常跟学生说,与人相处首先要考虑自我感受,而非自我形象。”姜女士今日说了太多话,及时叫停,“在家吃晚饭?”
安漾正要应下,余光瞧见衣柜角压着的旧照片,捞起来瞅一眼,“奶奶抱着的是谁?”
“没谁。”姜女士直接夺过,神情转冷,似是察觉出生硬,改口道:“我妹妹。”
“你还有妹妹?”安漾闻所未闻,“我小姨?她现在在哪?”
“去世了。”姜女士轻描淡写地吐出三个字,淡声叮嘱:“别问奶奶,免得她伤心。”
不会还有个姐姐去世了吧
又没有闻哥,男二还没下线!天呐
尊敬的小熊猫,一直没敢回复你,快了快了????
本周能分吗?
小安爸妈先婚后爱耶
该不会闻爸其实之前和小姨是一对 日记是小姨的?
哈哈哈哈哈没事 我只是没看到闻哥有点心急 大大你慢慢写哈 不着急
赶快分手吧??
其实就是爱不爱的问题。
啊还想看安漾父母的感情线,好奇
第四十二章 爱者活该
对谈又一次戛然而止。印象中,和母亲的温情时常转瞬即逝。
安漾察觉闯入禁区,识相地咽下疑问,拎起一大包旧衣物起身往外走。姜晚凝没挽留,只多嘱咐了几句:马上年底了,万事当心。
门一关一合,隔绝了本就不多的温馨。
安漾回趟家,意外收获一条新闻。震惊之余,开始疯狂在脑海搜刮这位小姨的蛛丝马迹。去世了?生病?意外?去世的时候几岁?为什么从没听奶奶提过?她和小姨或许见过面?
姜晚凝的讳莫如深如一把铁锁,锁住喉咙眼的同时,也加深了母女间的边界线。什么该说,什么能问,藏多少、吐几分,皆在姜女士掌控之下。而下午寥寥几句的掏心窝子话倒像母亲放松警惕的错漏,抑或大发善心的施舍。
“怎么了?”方序南见安漾心不在焉,没着急启动车,“和阿姨闹不开心了?”
在方序南眼中,姜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