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闻逸尘弄得两手脏兮兮的,拿毛巾胡乱擦了擦,“我得冲个澡,你先回吧。”

“耽误你的时间...怎么算?要么按时薪算?你报个数。”安漾算不来人情账,能想到的最直接方式莫过于金钱换算。

闻逸尘垂着脑袋,擦拭的动作停顿片刻,淡声回应:“行啊。你打电话去 WLD 问我底薪。分红和提成就算了,给你熟人折扣价。”他说完转身就走,耽误的时间...呵,算得清吗?

小安算的清,好生分.莫非谈过恋爱啊?

到底发生过啥抓耳挠腮

期待后面!!

慢慢????

好!周末愉快!

??

最讨厌的就是周六??

??????周末愉快??

算不清以身相许吧

像又不像,看前面跟闺蜜的互动小安20岁都还没开窍,两个人断交5、6年,时间上算着不像

第十三章 哟,世界真小

安漾岂会听不出闻逸尘的弦外音。隔天便托人问到了 WLD 高级建筑师兼项目经理的底薪标准,取平均值。她凑了整、转账、标注计算公式,料定对方不会收,又上网订购了一台最新款按摩椅,地址是闻奶奶家。

能用钱解决的事,别扯人情。算不清也得算,能算多少是多少。安漾在成年后愈发领悟到这句话的真谛,只是用在闻逸尘身上,显得尤为不近人情。

果不其然,转账消息石沉大海。对方在按摩椅送达后回转一笔零头:【感谢,安工有心了。】

安漾点击收款,这事就算翻篇了。

国庆将至,安漾抽空回了趟家。

父女俩有阵子没见,就着外卖熏鱼、哈尔滨红肠、烤麸和一锅白米粥,吃了顿敷衍的晚饭。

安泽茂话本就不多,加上常年在外应酬,一进家门便不自觉开启闭麦模式。约莫许久没见到女儿,他今天话头密了不少,问的都是宏观问题:职业前景、三年规划、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简单,不就是来一场假大空的项目汇报嘛。安漾对答如流,结果到第三个问题时卡了壳,“到时候再看吧。”

“跟序南好好商量。”

“嗯。”

客厅空荡,冷菜凉粥,吃得人浑身凉飕飕的。

安漾连喝两杯啤酒助兴,仍旧没能调动出一丝热络氛围。记忆中的家一贯如此:冷色调的灯光,笼罩住一家三口,隔绝出一道无法逾越的心灵鸿沟。

除去咀嚼和碗筷碰撞的声音,大家顶多就着食堂或外卖菜式点评一二。

官场上的事,安泽茂不便拿来闲聊,亦没空理会家长里短。姜晚凝一门心思扑在争评正教授上,追求学术造诣。哪怕分享欲爆棚,接连遇冷场后,小小的安漾也学会了「沉默是金」。

比如现在,她其实更愿意聊些琐事。工地某对老夫妻为了替儿子还债,年近七十还在搬砖当苦力。有位父亲年过半百,不仅为十八岁的儿子殚精竭虑,还得照看 4 岁的孙子。还有一对父母,不舍得孩子当留守儿童,索性举家搬去了工地。

很可惜,从小没培养出的倾诉欲,转而成为捆绑喉咙的绳索,越扎越紧。而那些来不及分享的细碎,则团成砂砾状结石,清不掉、洗不净,直至堵住和父母交心的管道。

安泽茂觑着安漾的面庞,忽然生出几分陌生感,恍惚间竟无法将记忆里的小姑娘和眼前的人对应叠加。他几次三番启唇,绞尽脑汁都想不出女儿可能会感兴趣的话题。

安泽茂年近四十才得一女,心里明明宝贝得不行,却肩披父亲的威严被迫口不对心。他那会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缺席了女儿一部分的成长阶段,只能和姜女士联手靠一条条冰冷的规矩塑造安漾的三观。

“少喝点。”安泽茂指着安漾面上的红晕,“以前没发现你还喝酒。”

“我俩多久没坐一起吃饭啦。”安漾轻晃玻璃杯,眼神稍显迷离,“你忙得成天不着家,连我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