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遥扔下一句没头没脑的指责,挂断电话。安漾莫名其妙,这人神神叨叨的,不理她。

萧遥:【对了,我买的心理咨询套餐还剩几次,年后直接转给你咯。】

安漾没跟她客气,【好。】

萧遥:【离不开了吧?嘿嘿嘿。】

「离不开」其实谈不上,不过定期有人帮忙处理情绪垃圾,安漾觉得挺好。

年前她其实刚见过咨询师,几次交谈后,探讨内容也愈发触及内心。那天,她刚进门便冷不丁抛出一个问题:心理医生都会催眠吗?

咨询师面露困惑,思忖好半天。安漾眼都不眨地望着人,真诚求教。

对方低头沉吟,“首先,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是两个概念。前者除去承担咨询师职责外,还能进行精神障碍的治疗,包括用药资格。”

“催眠的话,不确定你说的是哪种。我的理解一般指催眠状态和催眠技术。催眠状态有很多,比如冥想、写作、听音乐,凡事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状态都属于催眠状态。至于...”

安漾举手打断:“我问的不是这种。”

咨询师秒懂,舒展眉宇,“看来又是个从小被电视剧荼毒的孩子。”他笑着调侃:“不会想找回前世记忆吧?我办不到。”

安漾卸下双肩,放松了坐姿,“不是,想尝试记起小时候的事。”

“原因?”

“好奇。”

“目的?”

“找到谜底?”

“然后呢?”

“没有然后,纯好奇。”安漾含糊不清地解释:“其实我基本能猜到答案,可从前的记忆太模糊了,没法完全串起来。”

有意思,咨询师似乎忘记正事,继续八卦:“串起来就能百分百确定?”

安漾略带迟疑地点点头,对方观察着她神情,妄自推断:“听起来答案并不会影响你以后的生活。”

安漾不由得攥紧拳头,“应该不会。”

“困惑很久了?”

“嗯。”

“方便多说几句么?”

“不太想说。”

咨询师耸耸肩,转而跳过话题。安漾心不在焉,半晌后忽然出声:“我很小就怀疑我妈有外遇。”

咨询师陡然停住笔,掀起眼皮,眼神鼓励她继续说。

安漾不断揉捏食指指节,靠微痛感整理思绪。然而那些推测在脑海内盘桓数年,不知何时竟成为一片片毫无实体的幻影。她缓慢启唇,列举三四件事例。说出口的刹那,心底脓包也跟着破裂,流出被捂到烂透、发臭的臆想。

咨询师专注倾听,时常记两笔。他知晓安漾和母亲的关系,没多此一举地问为什么没试着谈心,只好奇第一次产生该想法的年龄。

“不记得了,四五岁吧。”

咨询师盖上笔帽,“其实相较于你母亲出轨的可信度。我更想探究引发你行为的原因。”

“什么行为?”

“非常关注母亲的言行举止,甚至不自觉会放大。”他立即补充前提条件,“因为你也提过桌上不止你一个小朋友,但他们好像都没有注意到这些。”

“嗯。所以为什么?”

咨询师食指虚点太阳穴绕了几道圈,斟词酌句:“孩童对母亲在心理上的依恋是与生俱来的。如果母亲对你疏于照料、缺少沟通,你潜意识第一时间会反思:妈妈为什么不爱我?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当你尝试各种讨好手段,成效依然甚微。自责极有可能会转为一种怨恨。当然,关于你母亲的事,我无法做出定论,只能帮你分析心理。”

“嗯,知道。”

“怨恨会让你急于寻求母亲的缺点。为什么呢?因为母亲一开始在你心里的形象是极其完美的。你需要打破完美,才能获得内心平衡。”

“你会不自觉将很多事归责到母亲身上,比如爸妈看上去不恩爱、家里不够温馨等等。当积怨越来越深,你整个人便会陷入紧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