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罗提出去家访,想了解下学生还有没有其他什么情况,詹可爸爸没有同意,言辞中还对老师和学校充满了质疑和不信任。

詹可的休学几乎是用生命换来的。

成绩下来后,他一个人坐在书桌前无声流泪,内心感到满满的羞耻和恐慌。

分数很差劲,自己也糟糕透顶,但还要想着如何跟父母解释,胸口像压着块巨石,无法呼吸。

后来,他等妈妈去房间里陪妹妹睡觉,才去客厅找爸爸,故作轻松地说了这次没考好,成绩掉了很多。

他说,感觉自己考前状态就已经不好,想休息一段时间。

詹可爸爸很惊讶,“状态再怎么不好,也不至于一下子就掉这么多!是哪里出了问题?”

妈妈从妹妹房间出来后,问他:“是不是早恋了?还是交了什么不爱学习的朋友?不然分数怎么会突然低成这样?”

父母都没有注意到他说那句:考前状态就已经不好,想休息一段时间。

詹可只得再次重复:“我考试前状态就不太好,整个人都很焦虑。有天早上胸口和胃都很不舒服,在学校呕吐了。我想休息一段时间,调整好了再上学。”

“这话是什么意思?你不读书了吗?”詹可妈妈非常震惊,“是不是在学校遇到了什么麻烦了啊?有老师针对你吗?还是跟同学相处有问题?”

“分数高高低低有起伏是正常的,一次没考好不至于学校都不去了。你从小到大成绩都很好,基础始终在那里的,别把事情想严重了,调整调整就可以了。我觉着吧,从今晚开始,你先趁着假期把觉睡好,白天一半时间学习,一半时间出门运动,放松一下。离开学还有大半个月时间呢,肯定能调整过来的。”詹爸爸耐心安慰到,并用眼神示意妻子不要再追问了。

詹可没再多说什么,他知道父母也需要时间消化这件事。

开学前一周,詹可再次正式向父母提出要休学一段时间,半学期或者更久。

这一次他姿态决绝,很坚持,父母却直接愤怒了。

詹爸爸指着他的鼻子骂:“你脑袋是不是有毛病?这么重要的节点,休学不读书,你成绩还能跟上吗?你还能考上好大学吗?不读书你想干什么?在家睡觉?还是吃喝玩乐?”

詹可妈妈气哭了:“你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不懂事?你觉得我们家有那个条件让你这样任性胡来吗?你爸常年离家,拼了命的工作挣钱支撑这个家容易吗?我一个人照顾你和妹妹容易吗?这些年我们头发白了多少,还不都是为了你们! 读书又不是时时刻刻一秒不停全都在学习,学校有课间,平时有周末,还有那么长的寒暑假,还不够你休息?你只需要把书读好,其他什么都不用操心,还不够幸福吗?”

詹可无言以对。

父母当然不容易,自己家是什么经济条件,他也很清楚。

但,他并不是一台学习机器,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知、有情绪的活人。

除了学习和考试,自己的其他需求就没有被重视的意义和价值吗?

“只需要把书读好,其他什么都不用操心,还不够幸福吗?”母亲的这句话让他觉得异常刺耳。

父母都不明白,他常年面临的是缺乏爱与尊重的亲子关系,是时刻被提醒的家庭压力,是没有尽头的学习重压,是机会渺茫的同辈竞争和畸形复杂的社交关系。

学习和成绩之外的生活,哪有他们说的那么简单呢?

当天晚上,詹可把所有教科书和学习用品搬到了阳台,以此表达自己的决心。

第二天,詹爸爸忍者愤怒的情绪明确表示:“这个学必须去上!你说累,想休息,没有问题,但休息也要去学校休息。你想完全不上课,脱离学习环境天天在家呆着,这辈子基本就完蛋了,你知不知道?”

“哪怕你考不好,以后再复读,甚至高中多读两年都行,但不去学校,我们是绝对不会同意的,你想都不要想!”

深夜,詹可默默起床,独自去了楼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