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大叔心中对儿子的辛劳自是了然于胸,刚才的玩笑不过是父子间的小插曲,“瞧瞧我这张嘴,真是没个把门儿的。快开饭了,你婶子炖了一锅香喷喷的土豆,要不你就留下来,咱们一块儿吃个家常便饭吧。”
周宴宴连忙客气地推辞:“谢谢木大叔的好意,但我得先去慕婶家一趟,就不打扰您一家人了。”
木大叔心中明了,她此行定是为了归还慕婶垫付的医药,虽自家出力最多,但慕婶的帮助同样不可或缺,于是也不再多加挽留,微笑着点头,“好,快去吧,路上小心。”
“好嘞,木大叔,再见!”周宴宴挥手作别。
离开木家后,周宴宴径直前往慕婶家归还欠款。慕婶初时坚决不肯收,但在周宴宴一番诚恳的劝说下,最终勉强收下了那七十多枚铜板。
紧接着,周宴宴马不停蹄,将剩余的几笔小额欠款一一送至各户,心中如释重负,脚步也轻快起来,满载着轻松与喜悦奔向家的方向。
此刻,身外之债已尽数了结,手中虽仅余零星银两,却也足以让她心生筹划。望着店铺二楼正紧锣密鼓的装修景象,她暗自思量,何不趁着新春佳节的热闹氛围,重返码头,临时支起小摊,以积少成多,增添些微收入。
岁末年初,街巷间热闹非凡,人流涌动,处处皆是商机勃勃的景象。
然而,思绪一转,往昔在码头摆摊时,那时生意兴隆,却也引来了同行的眼红与排挤,让人不禁忧虑,码头是否还留有她的立足之地。
更何况,关于在码头设摊的各项费用,她还未与萧凌细谈呢。
罢了,暂且将这些忧虑搁置一旁。
归家之时,李氏已备好晚饭,饭桌上,周父关切询问:“那笔债务,还清了?”
周宴宴颔首,“是的,爹,一切债务已结清。”
片刻之后,她向双亲宣布:“爹,娘,我打算在明日前往县城,趁着节日的热闹,再摆几日小摊试试手气。”
李氏颇为不悦地表达反对:“大年初一,本该是阖家团聚的日子,你怎又动了外出摆摊的念头?”
周宴宴却笑着解释:“正因新春佳节,人潮涌动,正是商机无限之时。我不是打算卖螺丝粉或柠檬鸡爪,而是想尝试烧烤,先让街坊邻里知晓这新鲜美味。待咱们的铺子开张,烧烤也能名声在外,自然能为店铺招揽更多顾客,增添收益。”
说到此,那烧烤炉早就在几日前,拜托萧凌帮忙定制,此刻还放在铺子里。
周父一如既往地给予宴宴全力的支持:“宴宴,你想去就去吧。”
李氏望着女儿那坚定的眼神,最终只化作一声轻叹,不再多言。她心疼的是,在这本该休息享受的日子,孩子却还要为生计奔波。
*
第二天。
周宴宴去了周禹家,把自己想在年初一去码头摆摊的想法说出来,周禹很赞同,二话不说就跟着出去了。
牛直至达县城,恰逢新春首日,街道上人潮涌动,洋溢着节日的欢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