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父把眼稍瞥,语气沉了些,“考虑你的以后,所以我把你的出生日期更改为1951年8月1日,今年满26岁。
预计让你29岁港大毕业。
从商,你母亲杨莹的家族会给你开辟一条路。
从政,作为你的父亲,我自然会为你垫下牢固的基石。”
“之前的钟许就选择的第三种,随心所欲享受大好时光,我与你母亲也尊重他的选择。”
赵盛独自在外打拼多年,全靠自己摸索上位,自然明白能遇到一位见识深远指明路的长辈有多重要。
“你的话我都听明白了,但我现在只考虑一点,林亦依怎么能来南边?
她来了以后,一切的人生规划才可以实施。”
钟父睇他一眼,一模一样的漆黑眼眸闪着光,到底是有点儿女情长。
“只要北边肯放人出境,港市这边一切都没问题,目前暂时需要等。
等待的时间里,我希望你不要虚度光阴。
林亦依是钟家的孙媳妇,我与你两位舅父一定会竭尽所能想办法让她到港市。”
与她每多分隔一天,赵盛就提着心一天,在书房谈完话,回房拿出三株二十年的人参交给了钟父。
“北边没什么好东西,你帮我想办法接林亦依过来,不管成与不成,这是谢礼。”
钟父看着去而复返的儿子,听他说的话差点气得心梗,强行拐回来,“好孩子,你的孝顺心意我收下了。”
第一天来的时候给他们的见面礼是山珍,也没瞧见他带得有人参。
现在给人参是什么意思?
见外客气又小气礼貌?
“是谢礼。”赵盛冷淡纠正。
钟父让佣人把人参仔细封存好,晚间跟妻子说起儿子的孝心,又让杨莹女士感动得流泪,只连连感叹。
“亲生的就是亲生的,养钟许一场,线头都没见他送一段。”
“每年不是送你礼物了吗?”钟父扭过头看坐在镜前保养的妻子,为养子正名。
“这怎么算数?从我这大笔大笔的拿钱,给我回礼物还不是我出的钱?”
“嘉盛就不一样,带来的山珍煲汤鲜得不得了,比正德鲜的货都好。
一看就是不可多得的好品相山珍,过几天我让梅姐送一些给大哥二哥尝尝鲜。
你那棵野山参过几天就炖了煲汤,给嘉盛补一补。”
钟父叹息,无奈摇头又看起书。
……
日子悠悠转转很快又到了逢九的日子。
赵盛如约打开第二封信件。
帅气的钟先生
早上好啊!
今天的天气是不是跟你的心情一样好呢?
夏树苍翠,晴空万里。
你抬头看看天空,此时的我也正在仰望它。
你给我整理的数学题我全部都有认真看,每天都在学习进步的路上。
那你是否在进步呢?噢,对了,港市都说洋话,你能听得懂吗?
听不懂吧?想到你跟我一样是笨蛋,不知道为什么我居然很窃喜。
不过,同性相斥,笨蛋不喜欢笨蛋,我喜欢聪明睿智的男人。
今天的我还是如昨日的我一样牵挂你。
亲你一百遍。
爱你又一天的林小姐。
赵盛反复看这封很简短的信,仿佛她就在自己身边,想像她跟没骨头一样趴在桌上看天空的呆样,唇角不由自主的起了幅度。
心肝可真是热情大胆,隔着信都要亲他一百下,这样歪缠人又那么爱他,也只有他受得了。
小心折叠收好信件,赵盛站在窗前看楼下花园里玩闹的儿子,过了一会,主动去敲响钟父的书房。
......
北边泽县。
十几日的功夫,林亦依从堂嫂嘴里听了无数奇奇怪怪的八卦,什么村里女知青生了两个女儿,又被逼着生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