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到谢兄早走了。我只是想登高望远,看能不能撞上运气,得以瞧见谢兄,心里遥遥送他一程。”
……
客栈依山而建,说来也巧,这山原就叫“送客山”,只是建了客栈才改做“迎客山”,山脚下铭文的大石头上还能看到“送”字被墨涂的旧痕迹。
洛九江登上山尖草亭,向城中东西两个传送阵的方向反复过眼。他和谢春残相处这许久,对他已经相当熟悉,虽然愈往远处感知力愈模糊,但洛九江还是很快就锁定了谢春残的身影。
单从肉眼望去,对方已经是不足芝麻大小的一个黑点,而当感知模模糊糊地罩在谢春残身上时,对方眉眼也已看不清楚,只有大致轮廓和衣衫上新鲜的淋漓墨字还能隐约感觉。
洛九江辨不清具体字迹,却也好笑谢春残临行时也写了自己一身。不知是不是察觉了什么,谢春残很快就扭过头来,似乎在打量着自己身后的旁人行迹。
在第三次回头无果之后,谢春残仿佛意识到了是谁在看他,顿时整个人的气息都化冰般松弛下来,他转身对着洛九江的方向站定,穿着他那件写满字的花衣裳端端正正地一揖。
洛九江隔空遥遥回了一礼。
洛九江直身后便伸手往怀里去探那串贝壳,却忘了自己已换了新作的衣裳,最终只掏出来谢春残先前放在衣袋里的三个骰子。他对着自己掌心里的三个骰子微微一愣,随即大笑出声。
很好,这很谢春残。
手指一动,三枚骰子就被抛向天空的方向,很快又跌回洛九江的掌心之中。在洛九江摊开的手掌心上,三个六整整齐齐向上:“豹子,大顺大利,谢兄一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啊。”
感知里的谢春残已重踏上了行路,被他曼吟的音节隐约,又是那阙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而洛九江笔直地站在斜阳之下,直到日头半沉仍久久未动。
天涯此时多珍重,我心送君三十里。*4
作者有话要说: *1引自《凤凰山》 (宋) 王安石
*2引自《渔家傲》 (宋) 吕渭老
*3引自《老将行》 (唐) 王维
*4改自清代王夫之的“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
第77章 进阶(本章补全)
送走了谢春残后不久,封雪也跟洛九江辞了别。
她打算带着小刃往朱雀界去, 据说那里有种天材地宝合用小刃现在的情况。
相比起近乎落跑, 差点连个背影都没给见着的谢春残, 封雪的告别可谓慢到了一定境界。她单是整理行囊就花了两天工夫,这还没算上额外抽出时间去购置清单物品的部分。临行前一个晚上洛九江掐指一算, 想起来封雪告别那话是在七天之前说的。
再浓的离别之情被七天冲淡下来,也不复初听消息时的不舍。看封雪这几天的行事做派,洛九江总算知道了姐姐和哥哥的具体区别在哪儿。
封雪小刃出发前的那个早晨, 小刃拍开了洛九江的房门。
之前谢春残和她们告别时, 小刃全程都在屋子里做背景板, 话也不曾开口说过一句。封雪原以为小刃早盼谢春残走了,谁知前天一起吃晚饭时, 她竟向他们问谢春残怎么这么久也没回来。
洛九江和封雪都有点意外, 小刃却是真的迷惑。毕竟平常在死地里, 谢春残每过个三五日也会点卯一样上门, 和她交手时多说两句欠揍的话的。如今都过了六天,怎么还没见到谢春残的影子?
听着她断断续续地表达, 封雪和洛九江恍然大悟, 原来她这些天来不是对于谢春残的告别无动于衷, 只是仍不懂什么叫“分离”。
封雪跟她解释了“告辞”的意思, 她半懂不懂地皱着眉头, 最终还是没法把“离别”和“死”的含义区分开。
但在接下来的几次见面中,她常若有所思地把目光投向洛九江,不知道心中为“离别”两字过了些什么念头。
听出门外是小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