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王殿下辛苦磨炼十几载,定是会胜的呀!这只是意外罢了,不作数的。”丹秋一边拍着太后的背给她顺气,一边亲手挑了三炷最完美的香,递到了太后的手中。
“对、对,都不作数的......”太后喃喃地念叨着,伸手便要接过那三炷香。
可是,不知是她伸手的力道太大还是过于紧张,不经意间扯到了腕间的菩提珠串,只听得“哗啦”一声,手串应声而断,散落的珠子如同急雨般在地面上跳动着,刺耳的声音一下下叩击在太后的心上,将她击得粉碎。
这菩提手串是她数年前亲临江南,向茅山的得道高人求来的,全天下仅此一串,最是通灵。
那时陆鹤川初显锋芒,她心心念念的都是亲儿子的帝位,特意心事重重地求教如何才能成真。那头发胡须花白、颇有仙风道骨的道士只是皱着眉头砸了咂嘴,将这串菩提珠赠与她,道:
“日日佩戴此珠,若是不断,则希望尚存;若是已断,则再无念想之望。”
她平日里小心翼翼呵护着,生怕磕着碰着坏了大事,这么多年一直安然无恙,恒王的党羽也日渐丰满。
可是、可是,它偏偏在最紧要的关头断了......
太后再也承受不住心中的种种猜疑和恐惧,瘫软地跪在地上,发出一声凄厉哭喊声,挣扎着向门外跑去。
*
恰好陆鹤风的兵马已经如期而至,浩浩荡荡一大批人,在他的带领下趾高气昂地来到了行宫城墙下。
陆鹤川身着玄色鎏金龙纹长衫,负手而立于城墙之上,身影如寒梅般孤傲清冷,又如雪松般挺拔威压,让人望而生畏。
虽然只是他一人面对千军万马,可那份凛然潇洒与俯视芸芸众生之气度,却没有半分消减,反而愈加光彩夺目,衬得那队军马相形见绌。
陆鹤风不悦地拧着眉心,暗骂陆鹤川死到临头都要这样强撑着,亦是怕他那唬人的架势动摇军心,便率先嘲讽着开口道:
“皇兄,高处不胜寒,如今卫州官兵皆被我收服,沈景山亦是弃你于不顾,你若是乖乖让位与我,还可以留得性命。”
陆鹤川轻蔑地瞥了他一眼,浅浅地勾起一抹笑,镶着金边的长袖飘然一挥,就见禁卫如影如随地出现在他身旁,威严又整齐地跪下,道:
“臣此生追随陛下,万死不辞。”
低沉坚定的声音在天地间回荡,萦绕在所有人的耳畔,有着惊心动魄之势,仿佛眼前的不是寥寥数十人,而是千军万马压境而来。
“你若是真的能取朕的性命就尽管来,只是不知你这残兵弱将能抵得过禁卫几时?”陆鹤川波澜不惊地立于城墙上,眸中杀伐之气越来越重,笑容如同利刃,道:
“朕的禁卫是从边境战场上一路厮杀过来的,一人可抵百人,与你这强征来的可不同。”
“皇兄莫要如此狂妄,终究只是数十人罢了。”陆鹤风虽然气势上还是不肯相让,可是心里却暗暗输了几分底气,皆是因为陆鹤川一下子就戳到了他的软肋。
他的这些兵马是许久之前在封地上征来的,那时恰逢边境战事平定,谁也不愿意上战场。
他半是强行逼着壮年男丁入伍,半是许诺了他们事成之后的金银财宝,这才暂时稳住了军心,得以聚在一起筹备这么长时间。
可就算如此,他也自知这些军马比不上陆鹤川的禁卫那般骁勇善战又同心同德,难免会有贪生怕死和唯利是图之人临阵脱逃,那时候就是自乱阵脚。
之所以如此境地他还敢谋逆,是因为他在等一个人。
等那个允诺过愿意助他一臂之力的人。
陆鹤风有些烦躁地翻身下马,低下头小声问着心腹道:
“沈景山为何还不来?今早不是让你去查探他的情况的吗?”
“回殿下的话,属下今早确实亲眼看见沈将军整顿军马,大有决一死战的排场,应当不会有假啊!”心腹也有些拿不住,声音微弱道:
“兴许是路上耽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