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这一场宫变。人心散了才真的完了,正常上朝,能让那些惊慌失措的大臣们安定下来。才能处理接下来的事情。

不然政权乱争,这个国就算完了!

沈阔跟随左相去了大殿,朝堂之上少了一半的人,他们现在还被关押着。

自古两党之争不共戴天,如今保皇党没了主心骨,如同一团散沙。

其余的这些人都是支持淮南王爷的,他们谋划了十几年了,一招斗倒了太子,谁成想王爷却遭遇暗算。他们至今也不知这一仗到底是打输了,还是打赢了?

一直看见沈阔跟左相一起上朝,他们心里才安定了不少。其中有些聪明机灵的人,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很快呼喊万岁的声音震天响。

沈阔道:“如今朝中没有主事儿的,我暂理朝政。将来若能寻出合适的人,再拥上皇位。”沈阔性情纯良,肆意洒脱,并未对大位有渴望之心。

朝中大臣,甭管刚才是真情还是假意拥护他为万岁,但听说他意不属皇位,很快跪倒一片!

纷纷上书:“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全是请沈阔登基的再说,他是正统皇戚,身份尊贵,再加上皇帝没死之前也多次夸他比太子强一些。他若继位,能延续国号。

沈阔没有答应,道:“诸位大臣先平身。”道:“眼下有许多事儿要解决。第一件事儿。那些被关押的大臣们如何处理。”

一句话,让在场的人安静了下来。

在政权变更上站错了队,那就是灭门之灾啊!有一些该死,但也有一些人是被卷入其中的。甚至还跟在场的大臣们有一些同窗,或者儿女亲家。

其中有魏姓大人道:“微臣想保刘大人,他是微臣的老师。保皇是被拉过去的,实在是了可怜,他年纪也大了,本该颐养天年,想跟您求一个恩典,放他告老还乡吧。”

其余人见有挑头的,也纷纷给之前的大臣们脱罪,他们所求也不多,只求保住性命就可以!

沈阔没有当场答复,道:“此事我心里有数。”

一句话说完,其他人不敢再求情了。

沈阔道:“第二件事儿,国内可有灾情?”

大伙儿都看着左相。左相道:“前两年灾情频频,这两年稍微好一些。但老百姓还是很难。”被水灾蝗灾侵蚀过的地方一时半会儿养不好。

若以前,沈阔不懂这种事情。他从小富贵没见过老百姓的穷苦,可去了漠北之后,见识过很多吃不上饭的人,才知道重赋之下老百姓的日子有多艰难。

灾害过后,他们种的东西自己都吃不饱,谈何给国家呢?

沈阔道:“我暂拟一道旨意,让全国免除两年的农税,让农民多多休养。”

大伙儿都高呼沈阔仁慈。两件事儿之后,沈阔道:“如今事态动乱,大家多担待一些。以后每两日上一次朝。如非大事不必上报。”他需要一件事儿一件事儿的理清。

若是都大事儿掺杂小事儿,反倒是容易变的混乱,让人浑水摸鱼。

沈阔又道:“大齐所有的事情,要仰仗各位处处的负责,如若在此刻消极怠慢,不如趁早诺给有能力的人。”

两句话连消带打的,大臣们哪儿敢有什么想法,满口答应。

左相对沈阔的反映很满意。不愧是皇族中比较耀眼的青年,问题来的时候能迅速处理,沉着冷静,光这一点已经远超许多人了。

朝中议事时辰不长,很快就下了朝。

沈阔叫住了左相和两个名臣。去御书房里说话。沈阔道:“我有一想法,跟几位商量一下。那些保皇党旧臣死罪可免,但朝内混乱,若他们被有心人鼓动,怕会引起诸多麻烦的事儿。”

左相一听沈阔这么说,就知道他心里已经有了主意道:“那您想怎么做?”

沈阔道:“我想选出一部分人,在狱中修史书。”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保皇党中有许多才华横溢的文臣,放走他们对大齐是一个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