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兄弟去忙,道:“我跟庆先生还是第一次过来,随便走一走。”绕着田边,看着田里种下去的东西,倒十分感慨。

庆先生道:“恭喜世子爷喜得贵子,又得了藩王的葡萄种和珍贵的紫人参,这是小少爷带来的福气啊。”

沈阔听到有人夸奖他儿子他也挺高兴的。

以前听人说有了孩子就不同,他还不信,现在有了崽子之后,他心里多了一个牵挂,出来这么一会儿就开始惦记小崽子了,也不知他们家团团没人抱会不会哭。

庆先生道:“等人参打籽了之后多多的种下去,到时候分发到咱们在各处的药铺。您是不知道啊,人参这东西向来稀缺,更别提紫人参这么珍贵的。物以稀为贵,有多少就能卖多少!”

他们有自己的买卖,没想到现在他们居然可以种出来了,这是一大好事啊。他们药铺要在国内扬名了,想到就开始兴奋。

庆先生道:“也不知您在哪儿网罗的张家兄弟这两个人才。好厉害,虽然五个品种的葡萄只种出来两个,但却是里面最珍贵的粮种白葡萄被誉为白蜜晶,红葡萄就是酿造葡萄酒的的品种。要是咱们能自酿出葡萄酒,那是天下盈利最多的买卖。”

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庆先生是没想过种田能种出什么来,偏偏世子爷就像是得上天眷顾一样。

他都兴奋了。自从世子爷的儿子出生之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沈阔道:“可见漠北是我的福地。”他家苏小将军来到漠北,团团出生在漠北,又在这地方种救命的土豆获得老百姓的爱戴,现在又种出了两样珍贵万分的东西,虽个方便条件不如京城,可在这边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庆先生也道:“十年之前我来漠北的时候,这边满目疮痍,灾民遍地,漠北有您也是老百姓的福气。”土豆一出,漠北的粮食价格都被压下来不少,再加上沈阔一直在招工,大家干活儿赚钱,如今的漠北哪怕不跟十年之前比,跟他们刚来的时候比,也热闹许多了。

第55章 口是心非

飞云城内有很多衣衫破败操着外地口音的人, 进城的时候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被人拦住。

一老一小进了城找了一个婶子问道:“土豆去哪儿买?” 他们是头一次来,拘谨的不得了。

被问话的婶子也愣住了, 道:“啥土豆啊,我们这有烤土豆,土豆泥,还有路边的土豆炖鸡盅。”他们当地的土豆不光是好吃还便宜, 县里做的多种多样的。县里的人都很喜欢,尤其是烤土豆, 外头烤的焦巴的, 撕开里头又香又面。

他们的土豆个头大,买上一个能吃一天。就是价不便宜两文钱一个。但这么大个的土豆能烤透最少需要两个时辰,烤土豆可是他们的美食,大街上隔三差五就能看见。

路上闻到烤土豆的滋味都觉得香甜。

老人道:“就是生的土豆!”他们打听过,生的土豆一文钱一斤。这消息还是她嫁到外村的孙女说的,还从婆家带了一个。爷孙俩几天没吃饭了, 把这个土豆用水煮熟之后直接碾碎就撒了一点盐,香的他们直作揖了。

他们那个村跟飞云县距离不远, 地里也种不出什么, 县里的粮价还高, 总是打仗, 外头一片混乱, 这爷孙俩也只能打点零工赚点小钱, 现在世道乱,许多人卖身为奴,买个下人也要不了多少钱,零工越不好打了。

眼瞅着山穷水尽了, 各想各的折,他们天不亮就往这边来了。把家里十几文都拿来了,也不知这土豆卖不卖给外村人。

别的不说,单是这一文钱一斤,就已经让穷人无比感念了。

爷孙俩吃过树皮,啃过草根,土豆可比这东西好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