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打个几板子肯定是逃不掉的。
当事猪葛大娲憋着气,这是太女殿下,不生气不生气,生气影响财运。
这时,系统说道。
【容貌,对葛大娲来说,是最不值得一提的东西!】
葛大娲那个心啊,那叫一个爽快。
可不是,她可是智慧与容貌并存。
满朝文武们又酸了。
葛大娲作势扇了扇鼻尖跟前,那意味深长,满朝文武更气了。
景涵倒也知道一些,只是没有那么详细罢了。
系统的声音还在继续。
【葛大娲算不得天才,但也已经很不错了,从二十五岁走上仕途开始,她怀揣着远大的理想,那就是希望能减轻百姓的农重!】
【在第一年,她自请去贫困偏僻的乡村做县令!在疆边县,葛大娲语言不通,而且那里的人极为贫困,就算种地,也养不活全家,卖儿卖女也是时有发生!】
【葛大娲去的第一年,就大力发展商业,自己省吃俭用,自己掏腰包,把疆边县的路夯实规整了许多,出行虽然还是不便,但是与之前相较,却是好了许多!】
【其次,她上书请求明宗为疆边县减少三年的税收,明宗考虑后也同意了,那地方,没人愿意去,穷的去了的县令都找关系调走了,葛大娲愿意,明宗自然是配合!】
【加上之前疆边县的税收少的可怜,减免那点,也不打紧!】
【而后,葛大娲开始大力发展,她不仅学会了当地的方言,还找到了当地的特产,因着之前交通不便且偏僻,几乎没什么人知道那地方有特产!】
【她想了个法子,将特产卖给了旁边的棒子,因而挣了些钱,她不仅没有贪污,还以工代役,发放了少量的银钱,跟百姓们一起将疆边县的建筑修补的修补,翻新的翻新!】
【她没有一日能睡2个时辰的,除了忙活县衙和百姓的事,她在为每年的农耕而忧愁!产量少不说,农耕十分费人,她在想怎么才能让百姓轻松些许!】
满朝文武无一丝声音,她们对葛大娲这样无私的官员打心底里佩服。
扪心自问,她们是做不到这样的地步。
就光自掏腰包,连饭都吃不饱,她们就做不到。
【对了,修路的时候,她还找当地的富商,那富商也算不上顶顶有钱,只是在疆边县还算小有资产,葛大娲表示若她能捐出钱财修路,那将来那条主路就叫那富商的名字!】
景涵想着,葛大娲不成功才怪。
古代人,最是希望自己的好名声能流传千年。
【同时,葛大娲也跟明宗请旨,面前吊着一个能吃到的胡萝卜,那富商也拿出了钱财修路,那路面修的更好了,而那条官道主路,名字就叫殷富贵路,路口还立着一个碑,上面写着这名字的由来!】
【因为殷富贵的善举,殷家的名声传到外地去,也颇好,于殷家而言,那看不见的好处也更多!】
【在之后,凡是葛大娲用钱的地方,殷富贵也都会不吝啬的出钱,而殷富贵跟着葛大娲将生意做到了棒子,更是赚的盆满钵满!】
景涵笑道。
【这是两人双向奔赴了!】
【可不是,二人现在还有联系,关系好的不得了!】
葛大娲眉眼带笑,当时疆边县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老殷帮了她许多。
【第三年,葛大娲研制出了更先进的农具,当地的百姓为了感念她,取名大娲犁。这种犁地的农具出现,为百姓省了不少力,到现在,大娲犁早就推到全景国去了!】
景涵也知道,但她听见葛大娲的所为,依旧赞叹。
【葛大人配享太庙啊!即便是封相封侯都够了吧!】
【是呀,宿主,三年,那疆边县可谓是翻天覆地,接手的那新县令可是乐坏了!三年之后的税收,就连明宗知晓也是大吃一惊了!】
【葛大娲还不恋权,表示自己要换个地方做县令,操作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