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到了另外一间办公室。

马厂长一路脚都在打哆嗦:“小林啊,你这办事效率也太高了吧,昨天才生产出来,今天就签合同了?”

“因为我也不知道效率这么快。”林清无奈,她是真服气肖文屹以及部队这几个管采购的人。

所以他们是连夜商量,赶个大早就来了?

林清看向陈永芳:“陈大爷,你有算过生产一尺需要多少成本吗?”

“防水布料用的涂料比较贵,但生产成本我能控制在一块二一尺。”

这也是陈永芳一次又一次实验得出来的数据。

“如果需要纺织厂加工的话我觉得报两块五一尺很合适,但是还得给他们留一个还价空间。”林清想了一会:“那就直接报三块钱吧。”

林清又找陈永芳问了几个专业问题,都得到想要的答案。

她才放心和谢志兵三人谈价格。

可让林清没有想到的是,谢志兵听到价格后表情异常怪异。

第239章 我们是不是占了大便宜啊

“谢科长,这个价格是太贵了吗?”马厂长鼓足勇气试探地说出口:“要是太贵了,我们还可以商量!”

谢志兵猛摇头:“不贵,一点都不贵!”

要知道同样的品质,从国外进口差不多要七块钱一尺。

还要等时间,还得说好话别人才愿意卖。

结果纺织厂直接便宜了一半不止。

林清插了一句:“谢科长,这个价格是包含加工费的,相当于三块钱一尺,我们纺织厂做成成品后再交付。”

“啥?”谢志兵更惊讶了,抛去加工费,相当于两块左右一尺。

这个价格简直太地道了。

谢志兵连忙大手一挥:“就这个价格,你们先做一百尺出来!如果质量达标,我们整个部队的防水布料都从你们纺织厂采购!”

“行!!!”马厂长一脸喜色,真让他和部队合作上了啊。

而且只要质量达标,还有后续合作机会。

马厂长连忙留了谢志兵办公室的电话,约定等做好后便联系他们,到时候他们过来检查,再签后续合同。

这一桩生意,两家都以为自己占到了天大的便宜。

等谢志兵几人走后,马厂长连忙召开会议。

“你们觉得生产防水布交给哪个车间最合适?”马厂长看向众人,等他们答复。

“我个人觉得交给四车间最合适。”

四车间也是刘佳丽管理的车间。

纺织厂四个车间,除了林清管的成衣车间,就只有四车间做事情最仔细严谨,而且每个职工的个人素质最高。

和部队合作就需要这种有纪律的车间。

“我也觉得交给四车间最好。”文科长和林清一样的看法。

至于陈永芳,他人都不熟,自然发表不了一点意见。

“那牛仔布料呢?”马厂长犯起难,这相当于把最重要的两个生产项目都交给四车间了。

忙不忙得过来另说,关键容易引起二三两个车间的不满。

“可以慢慢移交给另外两个车间,毕竟牛仔布料的生产步骤没那么繁琐。”林清继续道:“而且我觉得纺织厂可以大力发展防水布料这一块,比较常规的布料生产可以放弃,要不就得扩建纺织厂,继续招人。”

他们现在相当于手握三大王牌。

一个是成衣生产,已经打响了名声。

一个是牛仔布料生产,一直都是自产自销的状态,相当于成衣车间的附属车间,得继续留着。

还有一个就是防水布料,今天谢志兵几人的态度已经摆在那里了。

只要后续生产的防水布料没有问题,想必合作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只要有一个地方部队用了,并且全是好评,那就会有千万个部队都会找他们订购防水布料。

这么一算,林清竟然觉得纺织厂的业务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