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一口咬下去,“妈呀,怎么会这么好吃,特别甜,还有这瓜瓤,马上就要沙了。”

她吃完一块,忍不住又切了一块。

一个七十几岁的老太太,硬生生吃了十斤瓜。

最后撑得直打饱嗝,“唉,真是老了,不中用了,没有年轻时候能吃了,要不剩下的一半我一样能吃完。”

宋止女看她满足的样子,自己也看笑了。

自家这馋嘴老太太都说好吃,必然是差不了。

“妈,明天我把满银他们叫回来,这几天得要卖瓜了。”

“嗯嗯,这瓜你定价高点,这么大,这么好,可不能太便宜了。”

“你说定多少?”

“我看,怎么也得二毛钱一斤吧。”

一般来说,这年月的西瓜也就一毛,甚至有的落后的地区连一毛都没有。

宋止女想了想,“咱们先定三毛。”

第二天杨跃进就把几个孩子都找回来了,主要是杨满银和杨玉秀,他俩没分家出去,这地有他们的份儿,收入要跟他们分,那么他们也应该付出该有的劳动。

杨玉叶也放了夏收假,就是以前暑假的叫法,不过并不是在八月九月份,而是五六月份。

正好,全家上阵。

杨跃进现在干着机械维修的活,要整来一辆拖拉机最简单不过了。

他们把西瓜运上拖拉机,满满一车运到县城去热闹的地方。

“天哪,这么大的西瓜,我们见都没有见过。”

“嘿嘿,我家大西瓜就是这么大。”杨满银十分得意,“各位叔婶大哥和小嫂子,你们想买不,都来尝尝。”

一个小嫂子走过来看着移不开眼,“小兄弟,你这瓜多少钱卖啊。”

“这位姐,啥钱不钱的,来的都是客,我给切一块,你先尝尝滋味,你想吃就买,不想吃就当尝个鲜儿捧个人场。”

杨满银出场之前都被宋止女训练过了。

这兄妹三人,要说嘴皮溜还是得杨满银。

杨玉秀就很有眼力见,挑了个好瓜,当场切开一块递出去,“都尝尝。”

“嗯,真好吃!”

“又甜又沙。”

“诶呀,到底多少钱卖啊,我买俩!”小嫂子迫不及待。

杨玉叶数学是最好的,“大姐姐,我家西瓜是三毛钱一斤。”

“这也太贵了吧。”一老大爷直撇嘴。

“大爷,瓜是贵了点,可我们值这个钱啊。”杨满银笑笑,“要不您去别处看看,哪儿有我们这种瓜,又大又甜的。”

“啧啧,你这瓜个大是真,皮也厚吧。”

“皮厚还皮薄,还是亲眼看看才知道。”宋止女一点也不含糊,“您随便挑一个,我给你打开,你看着瓜皮薄你就买,觉着厚这瓜归我们,咋样。”

“行!”

来人挑了个大西瓜,宋止女上去就是一刀。

“呀,这皮真不厚。”要是薄谈不上,但是要说厚那属于瞎说八道。

“买不。”杨满银笑嘻嘻的拿着秤杆子,“我们家这瓜好着呢,买回去吃了祛暑又好吃,您要是带着去见客,看老丈母娘看老丈人去,那也倍儿有面。”

“给我来俩。”

“我要一个。”

“还有我。”

一个接着一个,买瓜的人把拖拉机都围住了。

不过两个小时,拖拉机都见底了。

一家子人各个都很兴奋,妈呀,这大西瓜血赚啊。

杨玉叶美滋滋的,“妈,我想吃冰棍。”

“去买,买那奶油味的夹心是果酱的,最贵的那种。”宋止女顺手给她三块钱,“问问有汽水没,买个十瓶八瓶的,今儿这么累,冰棍汽水管够。”

“太好啦!”杨玉叶拿了钱就跑,就是一个活泼单纯的小姑娘。

不一会儿,冰棍汽水都到位。

杨满银不用瓶起子,直接牙齿一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