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大人跟武大人惯有私交,这是满朝皆知的,武大人问斩,宫里两位武家出来的娘娘给皇上赐死,武家满门就剩下一个武宜春跟武三娘。

武宜春就别提了,估计小命难保,这武三娘倒是有点儿造化,瞧着往昔的情分给邹大人领回府来,满朝的官儿都算上,也就邹大人敢伸这个手。

邹大人是皇上的蒙师,虽说皇上不是个念旧之人,毕竟情份不同,再说,武三娘一个丫头又是罪奴,也翻不出天去,皇上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卖了这个人情,自然这都是张二喜私下里琢磨的,真正皇上什么心思,张二喜也拿不太准,尤其今儿还幸了这武三娘,就更令人捉摸不透了。

当年武三娘跟她两个姐姐进宫选秀,给皇上羞辱一番,可成了天下的笑柄,论说皇上如何也瞧不上这武三娘啊,更何况当初武家未坏事的时候,武三娘打扮起来,就算不是个美人,也比现在强不知多少,纵然皇上吃醉了酒,这事儿也着实透着诡异。

皇上的口味就算有些怪,可没这么怪过,张二喜眼睁睁看着皇上尾随那丫头进了山石洞子,问了跟前的小太监,才知道刚进去的丫头就是那个武三娘。

心里就一直再琢磨皇上最近一阵中意的女子,琢磨半天也没琢磨出个所以然来,皇上历来不大中意后宫那几位娘娘,即使有几个佳人,也未见皇上如何,应该说,皇上在女色上不算热衷,隔三差五的,寻个低等嫔妃来伺候伺候,有时候也会幸一两个宫女,这些女子归总起来就算不是佳人,那姿色也不差,武三娘这样儿的,说句实在话,在宫里连粗使的宫女都比不上,不然皇上当初也不会说那么一句羞辱她,可时过境迁,当时瞧不上,这会儿不知怎么就瞧上了。

张二喜在山石洞外听着里头的动静,越听心里越纳闷,要说真是皇上吃醉了,这么半天也该醒酒了吧,皇上的性子没有忍着的理儿,他亲眼见过多少回了,刚完事就给皇上从龙帐中丢出来的宫女,光赤着身子趴跪在地上,还得磕头谢恩。

每当这时候,张二喜心里就会涌出一种莫名的痛快,这些宫女别管以前如何卑微,一旦给皇上幸过一回,眼就长到了脑瓜顶上,嘴里虽说喜公公喜公公的叫着,心里头指不定就骂他阉货。

太监是没根儿的东西,这辈子缺了那物件儿,一辈子都低人一等,可就算没根儿,张二喜觉得比这些给皇上丢出来的宫女强,光赤着身子趴在地上的时候,还不如个畜生体面,皇上可不是个会惜香怜玉的主儿,可听着里头的动静,二喜心里异常清楚皇上今儿舒服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舒服……

作者有话要说:

☆、第 4 章

张二喜是从小净身的,小时的事都不大记得了,就知道姓张,老家是山东的,先头混不出头,也没想着寻寻亲,后来混出点儿脸面了,就算他不想寻,自然有人找上门,他才知道自己还有个俩兄弟。

当年老家闹蝗灾,别说吃饱饭了,混上口嚼谷都难,到末了易子而食的事都有,人啊到了饿急眼的时候,连个畜生都不如。

他爹娘倒是没舍得吃他们哥仨,可也怕灾荒再这么闹下去,最后填了别人的肚子,虽说太监没根儿,好歹能混口饭,这活着总比死了强,也不枉来这世上一回,就这么着把张二喜送进了宫,剩下两个兄弟,一个活活饿死了,剩下的一个就是这个找来的是他的小弟弟,大名叫张福贵,这些事都是他说给二喜的。

二喜见着的时候,就知道是自己兄弟,错不了,跟自己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虽说记不得小时的事了,可一见面二,张二喜就觉着踏实了。

有个兄弟,有个家,就仿佛有了根儿一样,在宫里的日子也不那么没指望了,他兄弟仿佛也知道他的心思,跟他说把侄儿过继到他膝下,以后养老送终百年之后扛幡儿抱罐儿也都不愁了,张二喜这心才算安下了,也觉有盼头有指望了,不跟过去似的总飘忽着,不知赶明儿落在哪儿。

这人啊一旦有了盼头就更精心的当差,虽说没经过男女之事,可在敬事房当了一年多差,什么不明白,后宫里太监宫女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