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师父回来了,裴曜也不扭捏,直接问他该怎么做。
孟叔礼见?混账徒弟有上进心,不一味吃老本,还是挺高兴的,他做这些东西的经验,比裴曜不知多了多少,提笔在纸上涂涂画画,不一会儿,心中就清晰了。
但这些光靠画和想不行,做出来才知道合不合适,哪里不对就得改。
师徒两?个都不是拖拖拉拉的性子,说干就干,一下子忙碌起来。
·
一进腊月,小孩的热情变得高涨,天天掰着手指头数日子。
灶房全是升腾起来的白汽,颇有些缥缈仙境的意味。
不过煮豆子的味道一下子将人拉回柴米油盐的烦琐尘世中。
长夏握着大勺搅动锅里的粥。
今天熬了半锅粥,一天吃不完,还能再吃两?三天。
粥是五豆粥,腊月初五正是吃五豆的日子。
红豆、黄豆、绿豆、黑豆以及花生豆,煮的时候还放了不少糖块。
每一年的腊月初五,陈知都会拿出来冰糖块,一年之中,也就五豆的时候吃碗甜粥了,平时都舍不得。
夏天熬绿豆汤的时候,也只是放点?糖,有点?味道就行。
今年自家种?了花生,想吃多少花生豆都有。
香稠甜蜜的五豆粥勾起馋虫,长夏咽了咽口水,见?豆子和米都软烂了,于是拿了一摞碗盛饭。
陈知几人听见?他的喊声,都放下手里的活来吃饭。
端起碗吃一口,花生豆都咬得动,窦金花笑眯眯的。
只是吃了几口后,她说道:“不知道曜儿吃没吃到五豆。”
陈知夹了一筷子白菜,停在自己碗上,说:“娘,和吃粽一样,府城那?些酒楼馆子,肯定熬五豆,一个初五一个腊八,少不了。”
“再不济,腊月不是有富贵人家搭粥棚做施舍,像这样的腊月节,他们和寺庙一样,不光舍穷人,过路的人也能讨一碗粥吃。”
他笑着?又说:“不过裴曜再嘴馋,也拉不下这个脸,估计还会嫌人多挤来挤去,一定是买着?吃了。”
别说长夏,窦金花一听也觉得是这样,就不操心了。
冬天的桌上总有白菜,也是冬天鲜菜太少,没得挑,几乎顿顿都吃。
熬白菜热乎,有时和豆腐一起炖,白菜的清甜和豆腐香相交在一起,成了最合适的。
今天的白菜炖之前,长夏往锅里倒了一点?油,煎了豆腐,再炒过白菜,才加水煮上,有一点?油星,吃着?更香。
一碗粥还没吃完,在屋里睡觉的孩子忽然哭起来。
长夏连忙放下碗筷。
·
绵绵山峦盖着?白雪,是多少年都不变的景色。
山坡上,好几个人在雪地?里找柴火,有老有少。
裴灶安也在其中。
之前下大雪时,不少树枝被?积雪压断,他在家闲不住,只要天晴,就会到山脚山坡等地?方转转,能捡几根是几根。
一根树枝被?雪埋得挺深,他看见?黑色的枝条,便将雪挖开,抽出那?根树枝。
今天出来就捡了两?根柴,都不值得用麻绳捆。
“我回去了。”裴灶安冲着?不远处的老头喊一声,就慢慢往山下走。
看见?一个小瘦猴子弯腰刨雪,是王家的小子,王小蝉弟弟王小丰,好像十岁了。
王家的蝉哥儿和他们长夏交情好。
裴灶安想了想。
王家的日子他知道,是外来户,过得不怎么样。
王小蝉跟着?他们文清过,在婆家吃得饱了,但想接济娘家,没那?么容易。
又不是财主员外,各家能过好自己的日子就不错了,哪有多余的钱粮使,顶多三节的时候,带些东西回娘家接济接济。
不过王家两?口子实在,给儿子找了个好婆家,没听人说过上文清家打秋风。
他家小子也懂事?,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