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 / 3)

好事成双 郝轼程双 3992 字 8天前

跟程双说些什么,见程双在写作业或是看书,便把说到一半的话咽下去,只是看看。问他,他只笑嘻嘻地说:“忘了,没什么重要的你认真学习吧。”便又回头接着干自己的事。

此外,龚烨和郝轼两个人终于不再相互冷言冷语,虽然彼此话仍旧不多,却存着一份默契,彼此看起来格格不入的两人有时更像是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好哥们儿。

起因是某次数学测验。龚烨是体育特长生,成绩不算太好,尤其是理科,平时数学测验也就勉强六、七十分。那天数学测验三道大题前两题都开了个头便算不下去,最后一题压根连思路都没有,想到这三题就将近有三十分,前面的题也答得稀里糊涂,这下铁定是要挂红灯……急得开始抓头发。此时的郝轼差不多都已经答完,他向来没有检查的习惯,正在考虑是不是要提前交卷,瞥见龚烨的最后一面卷子上都是空白,见同桌苦思冥想也不得其所得样子,他心里颇有些得意,心想,哼,你也有今天,平时体育课上风头十足,上课也从不守望相助在他看小说的时候帮忙提醒可转念又想到前两天的体育课上,自己最差的百米跑几次都差及格那么一点,但最后龚烨登分的时候还是给了他及格。就想,我也别欠他人情,反正举手之劳而已。于是他用胳臂撞了撞龚烨,又把有那两道题演算过程的稿纸往上推了推……

再后来,两个人话依然不多,但每次龚烨去踢球总会问郝轼:“你去不去?”每次郝轼见龚烨遇到不会的题,也会主动把本子给他看,再问:“要不要我给你讲思路?”

初中四年,总的来说风平浪静,程双依旧是班里的好学生老师的好帮手。郝轼则因为成绩出色从小学时人见人厌的小魔头转变成老师们口中的尖子生。他初二初三连着两年参加市里的物理竞赛都获了二等奖,除此之外还拿了好几个第三,围棋的、数学的、英文的……有的老师问他:“郝轼,你怎么就不能争口气,拿个第一呢?”他每次都说,“老师,真的好难,我认真想都想不出来。”可还没等老师走远嘴里就嘟囔“那么无聊的竞赛,以后求我我都不参加。”

不过,让郝轼很高兴得是,自己的个子送算开始往上窜,等到初三大家都开始填报志愿的时候,他已经长得和程双一样高了。

都说全中国最苦的就是高三学生,比高三学生更苦的就是初三学生能够考进重点高中就等于一只脚跨进了大学的门。一进入初三,上半学期才上了一半,新课就已经结束,接着就是无休止的复习和无休止的考试……

初三下半学期的直升考之前,整个年级的紧张气氛达到了白热化的状态,每周两次的体育课被削减成一次,美术音乐课早在进入初三的时候就已经停止。如果直升考就能被录取,那就等于可以提前两个月结束初中的学习生活,更意味着高中可以进入直升班A大附中的重点班几乎是名牌大学的代名词。但直升考是毕竟是属于优中选优的考试,其难度几乎是各门学科竞赛的标准。尽管程双已经尽了十二分的努力,但从考场出来,她就知道自己希望渺茫。

第 12 章

12

成绩下来,果然离分数线差了很远,就连意向加分的分数线都没有到。(所谓意向就是说达到一定的分数,最后中考的时候可以加分)。全班一共九个同学直升,其中就包括郝轼。

得知成绩的那一天,无论是考上的没考上的,大家都喘了口气,宋倩倩提议大家一起去吃肯德基,一来庆祝郝轼直升,二来放松放松。又拍拍郝轼的肩膀,“你请客,没问题吧,钱不够咱们劈硬柴。”

“庆祝我直升就吃肯德基?”又问程双:“程双,你想吃什么?要不我请你们吃牛排怎么样?”

“就肯德基吧,牛排先欠着,留着等你考上了大学再请也不迟。”

难得放的早,肯德基里人并不多,宋倩倩、龚烨、郝轼、宋倩倩以及足球队的另外两个男生,一行六人拼了三张桌子,点了一大堆东西。席间讨论的最多还是志愿填报。

“我是肯定不填我们学校的高中了,太恐怖了,你呢龚烨?”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