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1 / 2)

他望着西方天际的血色晚霞,仿佛看见无数铁铸的木槿花在尸山血海中绽放。

更漏声里,楚云轩对着远空举杯:"敬秋风。"

第218章 梦求长生

长安城阙在秋日的烟雨中泛着青黄色, 朱雀门前的凯旋台空空荡荡。

李明月驻马高坡,玄甲军旗被细雨浸透,沉甸甸垂在旗杆上。

青州得胜, 他亦收拢了不少寒门将士。

木槿花图腾,缠绕于战旗之上,格外瞩目。

如今他们凯旋而归, 长安城却是更加冷清。

听闻三日前, 魏老将军率三百轻骑清扫南境王帐归来, 楚云轩却亲手将庆功酒泼洒在朱雀门前, 鎏金酒樽掷地时发出的清响似乎犹在耳畔。

"侯爷,礼部的人……"

副将陈平递上舆图,牛皮卷轴上沾着未干的血迹这是三日前收到的冀州密报, 此刻倒成了最体面的台阶。

李明月抬手止住话头。

远处城楼上忽起一阵骚动, 朱漆大门缓缓推开半扇,两个小黄门抬着漆盘碎步而出。

盘上既无犒军诏书,也无封赏金帛,只摆着个青瓷酒壶, 壶嘴缺了半块,应是那一年的旧物。

"平阳侯接旨"

中贵人灵均的唱喏声像刀剑刮过青砖, "陛下口谕:青州路远, 赐酒暖身。"

玄甲军阵中响起铁器摩擦声, 百战精锐的杀气惊飞城头宿鸟。

李明月却低笑出声, 腕甲与剑鞘相击如鸣佩环。

他记得天顺九年的上元夜, 还是质子的他与文山醉卧梅林, 执此壶斟了半盏残雪与他盟誓:"明月昭昭, 山高水长。"

可惜, 过往岁月历历在目, 昔日故人却阴阳两隔。

始作俑者,此刻正端坐高堂,冷漠无情。

陈平忽然闷哼一声,李明月余光瞥见他按在刀柄上的手背青筋暴起。

三十里外青州城头的血还没冷透,活下来的将士此刻正望着主将的背影,他们盔甲缝隙里还卡着青州的砂砾。

"臣,谢陛下隆恩。"

李明月翻身下马,玄色披风扫过道旁枯萎的野艾。

他单手接过酒壶的姿势仍端正妥帖礼,只是掌心旧伤被冰裂纹刺得生疼。

仰头饮尽时,几滴酒液顺着喉结滚进锁子甲,洇湿了内衬的素绢那绢上还绣着半阙《破阵子》,针脚是长孙特有的错金绣法。

残酒入喉,竟品出几分青梅涩味。

李明月瞳孔微缩,这是苏先生平日最爱的酿法,要在惊蛰当日采未熟青果,用昆山玉髓镇在冰窖整冬。

不曾想,陛下竟然“长情”至此。

他忽然想起那日,苏珏立在灞桥柳下说的那句:"二公子可知青梅最宜佐酒,却不宜入药?"

城头响起暮鼓,惊散李明月袖中暗藏的灰羽信鸽。

他转身的刹那,朱雀门轰然闭合,门环上饕餮纹咬着的铜环竟崩落一角,骨碌碌滚到军阵前。

陈平抬脚要踢,却被李明月用剑鞘拦住。

"取红绸来。"

亲兵们面面相觑,只见主帅解下护腕,露出腕间深可见骨的箭伤这是青州突围中的一箭。

素白中衣撕作长练,李明月就着伤口渗出的血,一笔一画写得极慢。

血书悬上旗杆时,残阳恰好穿透云层,将"圣躬安"三字映得宛如火烧。

玄甲军拔营时,李明月最后望了一眼长安城。

暮色中隐约有玄鹤掠过飞檐,那是钦天监驯养的瑞禽,羽翼却比半年前在宫宴上见到的那只要小上许多。

他忽然想起昨夜军帐中展开的密报,青州大捷的折子递进通政司时,楚云轩正在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