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1 / 2)

苏珏紧紧咬着牙关,心中将这吃人的制度骂了千万遍。

奈何被打得太狠,没多久他就晕了过去。

……

等苏总再次恢复了意识,他们已经被官府安置在了一处破庙里。

这座破庙年久失修,屋顶漏风,墙壁斑驳。

但在这乱世之中,能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已经算是不错了。

缓缓转动视线,苏珏发现自己躺在从前供奉的神案,神案上一盏油灯,在四面漏进来的风中微微摇晃。

他身边横七竖八的还躺了好几个人,都是和他一起进城的灾民。

一个老人家正弓着腰在殿角扇着一个小炭炉,而那股他无比熟悉的药味,应该就是从那传来的。

轻轻咳了一声,苏珏撑着身子坐起来,觉得身上一阵钝痛。

但他也顾不得,对着老人家喊了一声“老人家,敢问……”

老者回头,却像没看到他,然后循着声音摸索着走到苏珏的身边。

原来是个瞎子。

待走到苏珏身边,老瞎子笑呵呵地说道,“小伙子,你醒了。”

接着老瞎子伸手探了探他的脉搏,然后长出一口气:“小伙子,这些人里,你是最轻的,就是腿上和身上受了伤,多躺几天就好了。”

说着,老瞎子去掀苏珏的外衣,他稍稍撑起身体,顺着老瞎子的目光看过去,只见自己腿上缠着一圈白布,的确没那么严重。

定了定神,苏珏再次开口:“老人家,这是什么地方?您怎生称呼?”

老瞎子抬头看了看他,叹了口气:“我啊,早就不记得了,他们都叫我老瞎子。

我听你的声音像是个读书人,是从南边来的吧?身上的伤是那些人打的吧!真是造孽哟……”

听着老瞎子的话,苏珏便知此人眼瞎心不瞎,他确实是从南边来的,说起来也是个读书人,于是早就的那套身世说辞顺理成章的说出来了口。

“老人家,您猜得不错,我是从荆州南安县来的,家中世代读书,也算有些资产。

可这几年官府欺压太甚,日子越发不好过,今年又发了洪水瘟疫,县里死了不少人。

那一夜,县里来了一伙强盗,家里被抢了个精光,父亲气急攻心,当夜就去了,母亲伤心不已又染上了瘟疫,没几日也跟着去了。

后来实在不得已,我便也想着来长安讨个活路。”

苏珏说的可怜,抽抽搭搭的语气令人伤心不已,感同身受。

“唉,都是可怜人啊。”

老瞎子重重地叹了口气,然而同样的事情他已经见惯了太多,说出口的也只是相同的安慰之语。

“罢了,小伙子,既来之,则安之,先养好身子,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说罢,老瞎子起身,弓着腰,又继续在殿角扇着一个小炭炉熬药。

……

月落日升。

在破庙中呆了几天,苏珏通过那个老瞎子了解到了更多真实的长安。

这里早就不是世人口中向往的安乐乡。

多少扶老携幼的难民在道旁踽踽而行,想到这里来讨条活路。

可是天灾人祸不断,瘟疫刚过,许多老弱根本撑不到长安,就倒毙道旁了。

而彼时的西楚四境受敌,一时国内也盗匪流寇四起,许多灾民没死于饥饿疾病,却倒在了绿林强盗的刀下。

实在让人不胜唏嘘。

而各州的灾民若能活着来到长安,那大多数被安置于此,无伤无病,林丞相与杨丞相出钱发给几两银子,要么作为盘费回乡,要么就在长安城中谋个生路。

此时还在这破庙中的,全都是伤员病号,他也是城中临时抓来的普通郎中之一,与其余的几个轮换着看顾这些难民。

救得活的,那就是烧了高香,领几两救济自去谋生;那救不活的,也是命数,一张破席拉到后面的乱坟岗子埋了就是。

生死有命,半点不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