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知这位韩大人有何见教?”
“苏珏公子可会做诗?”
“略通一二。”苏珏声音清冷却透着隐隐的自信。
此一夜,他们算是有了萍水相逢的浅薄情谊。
再后来,便是殊途同归知己交心。
还是那年,冬日将近,正是除夕。
他与十二楼的众人出来游玩。
说起来还真是有缘,光华璀璨中他遇见了本该在长安述职的韩闻瑾。
一袭蓝衣,戴着狐狸面具的韩闻瑾是他没见过的样子。
只是他正要走近,韩闻瑾竟然信步走到他身前,手里还拿着两个精致的福袋。
“玉华,新年快乐!”韩闻瑾摘下狐狸面具,笑的恣意明朗。
“韩大人怎么没在长安?”
“史书在人心,不在朝堂。”韩闻瑾摘下面具,说的真诚。
“所以韩大人这是翘班了?”他同他说着笑话。
“可以这么说吧。”韩闻瑾伸手将福袋系在他的腰间。
“韩大人,既然有缘遇到了,不如一起去临江的高台看看烟火。”
“好啊。”
这一夜,他同韩闻瑾穿梭在人群,他们躲过了几波扑面而来的脂粉浓香,送走了几首唱腔各异的渔家小调,沿途散点碎银。
他的头上被韩闻瑾不情不愿地簪了两三朵鲜花头饰,衣裾轻扬,二人腰间的福袋也跟着摇晃。
走过了几条街巷,他们可算登了高台,只见满城玉壶光转尽收眼底,夜空千万树繁花如锦,其声色之恢弘,竟把二人都镇得安静了下来,只觉无须多言。
之后看够了除夕之夜的种种盛景,韩闻瑾将他带回了他在临江的府邸。
所以,他犹记得那年除夕之后同住的情形。
某一日早晨醒来时,他出门看了韩闻瑾院子里的梅花,整个脸在狐裘映衬下显得越发白皙,眉宇间神采奕奕。
冬日的风吹的人清醒许多,韩闻瑾打了个哈欠走了过去。
“玉华。”
“嗯?”
“玉华,你可层看过海上日出吗?”韩闻瑾的声音里有些兴奋和感叹。
“什么?”他当时饶有兴味,在新元纪时他是见过的,惊艳到近乎窒息的美感,不知道韩闻瑾描述的又是什么感觉。
“整个海面和天空都是灿烂的,我见过山顶日出,却从没见过这么近的日出,近的好像……那太阳有了生命,它活过来了……”
韩闻瑾手掌压上胸口,尾字轻极,如同自语。
“那是一种极致的震撼,一种似乎能驱散一切黑暗与寒冷的,灿烂而不灼热的生命力。”
韩闻瑾的形容让他深视一眼,像生命一般,这几个字包含太多。
在西楚太久的沉寂让他越来越平静,越来越波澜不惊,只有跟亲近之人相处时他还会露些情绪。
人不可能永远灿烂,亦不可能永远黑暗。
这是他那时从韩闻瑾的话里得到的结论。
那一刻,他很庆幸韩闻瑾带他来这里。
只有执念,没有对这个世界的热爱,是不够的。
“若玉华感兴趣,有机会韩某带你去看看。”
“好。”
他笑了,与韩闻瑾并肩站在廊下,静静地看着雪落无声,红梅白雪。
可惜一夕之间,物是人非。
苏珏站在大门外看了许久,往事一幕幕重叠浮现。
他这一次好像真的无能为力。
他救不了韩闻瑾。
小苏元不懂这些,但他能看出苏珏哥哥眼里的悲伤。
“我带哥哥,进去。”
小苏元眨了几下眼,不待苏珏反应过来,他们已经越过高墙进了府宅。
二人稳稳落地,苏珏将这座宅院的此时风景尽收眼底。
昔日的郁郁葱葱无端的蒙上了一层让人看不懂的雾霭。
重门叠院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