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后,流言有鼻子有眼,说太子是在上朝的时候发动宫变,当着众多朝臣的面一刀砍了老皇帝的脑袋。
那老皇帝的脑袋骨碌碌,滚到了某某大臣的脚下,某某大臣抱着皇帝的脑袋嚎啕大哭。
他们刚进京城大门,轰隆一声,城门关了。
一队队京畿大营的兵丁在街上巡逻,不时有人被抓,有官员的府邸被查抄包围。
皇宫里这会儿必定风声鹤唳。
甄青殷哪敢去裹乱,先回甄家,回去跟二叔打听打听情况。
王临渊寸步不离守着她,生怕她又消失不见,到时交不出人来,太子能一刀砍了他。
刚到甄家大门口,甄青殷便撞见了张姨娘。
张姨娘披头散发,痛哭流涕跪在她的马车下,苦苦哀求她收留,准许她回甄家,哪怕当个烧火丫头都行,或者送她去甄青云身边,让甄青云给她养老。
甄家的家丁将她赶走,惊喜地将甄青殷迎回去。
尽管着急知道宫里的消息,但急也急不来,甄青殷边走边问:“张氏什么情况?”
家丁恭敬地回答:“大姑娘离京不久,张氏便因毒害夫主入狱。关了两年才放出来。她一向凶悍,蹲一回牢,仍不安分,回家后帮着她娘整治嫂子。嫂子在张家当牛做马也就罢了,还挨婆婆和姑子的打骂,个个抱着孩子回娘家,扬言什么时候把张氏嫁出去,她们什么时候回婆家。
这不,张家给张氏挑了一门亲,种地的庄稼汉子,家里有十亩上等良田,吃穿不愁。张氏那张嘴,您是知晓的,什么脏的臭的都能喷。夫家也是凶悍的人家,她一张嘴骂人,一伸手打人,她男人就打她。张氏那两颗门牙,就是被她男人扇掉的。
张氏哪里忍得,三番四次跑出来,向娘家求助,娘家嫂子们不让管,又跑咱们府上求助。大老爷可厌憎她,派人盯着门口,一看见张氏,便赶紧将她赶走。
姑娘且等等,老夫人、二老爷、二夫人和二姑娘他们入宫哭丧去了,府里只有大老爷和二少爷在。”
说着话,便到了二门。
家丁停步于此,恭恭敬敬送走甄青殷。
直到甄青殷的背影消失,家丁猛地记起一件重要的事,可惜不敢再把甄青殷叫回来,也就罢了,忙着领王临渊去梳洗安置。
甄青殷一路朝锦绣居走。
半路遇到一名微胖的妇人抱着个小男孩。
妇人看见她,忙抱着小男孩小跑过来,放下孩子,先蹲礼问安,又催促小男孩行礼:“青松,这是你大姐姐,不是一直惦记着大姐姐回家吗?快见过大姐姐。”
小男孩虎头虎脑,胖乎乎的,好奇地瞪大一双眼睛,像模像样抱拳向甄青殷行礼问安:“你就是我的大姐姐吗?长得真美!大姐姐好,青松向您请安了!”
甄青殷本绷着脸,听到这儿,弯腰摸摸小孩的下巴,笑道:“小嘴巴真甜,香姨娘把你教得很好。大姐姐回京匆忙,改日送你见面礼。”
甄青松这名字起得太随意点了吧?渣爹读了几十年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香姨娘闻言,脸上露出欣喜和自豪:“谢姑娘夸奖。”
甄青殷忍耐地蹙了蹙眉,客套问道:“我父亲呢?”
“老爷在百合园,有风姨娘和云姨娘服侍。”
甄青殷眼角一抽。
渣爹越来越不像话。
她继续朝锦绣居走,香姨娘犹豫再三,咬咬牙叫住她:“大姑娘请留步!”
甄青殷回头,疏离问道:“香姨娘还有事?”
“大姑娘,”香姨娘把甄青松交给丫鬟牵着,快走两步,低声说,“妾瞧着大姑娘是要去锦绣居,莫非您不知,太太与老爷已和离?”
甄青殷一瞬瞪圆眼睛:“谁提出的和离?怎么和离的?”
香姨娘便细细讲了二人的和离经过。
原来,她“失踪”之后,就“病了”,留在南方休养,大殷氏带着甄圆圆回京,回来后,大殷氏便提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