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回身:“父皇,还有其他吩咐?”
“甄家,朕再瞧瞧,着实不像个样子,”皇帝艰难地许诺这一句,然后道,“你心中既已有太子妃的人选,便该纳个妾了,当初你答应了朕和你母后母妃,春狩之后便纳妾,这端午都过了,纳妾的事也该提上日程。朕看好了几个大臣家的小娘子,你拿回去细看看,挑一两个,朕私下帮你说亲。”
皇帝甩给太子一本画册。
只要太子纳了妾,体会过男女之情的妙处,知晓男人女人之间不过就那点事,便不会执着于娶甄家女。
太子接住,第一页自动翻开,便见一副美人图,名字落款是:贾宰相之嫡长孙女,贾萦萦。
太子只扫了一眼,没有细看,随手合上,恭恭敬敬放回去:“父皇,世上岂有先纳妾后娶妻的道理。这话说到母后那儿去,也是说不通的。父皇,少惹母后生气。”
皇帝一拍桌子:“叫你纳妾,不是叫你上刀山、下火海,你竟搬出你母后压朕!过年那会儿,你怎就不讲娶妻纳妾的道理?”
“那会儿,我没有想娶的人,如今,有了。”说完,太子仿佛羞涩,眼神垂落下去。
皇帝眼睛像被针刺了似的,连连摆手:“说不通你,到时后悔,别找朕哭。滚吧!”
太子笑笑,麻溜地滚了。
出了御书房,太子眉眼倏地阴沉,淡声吩咐:“冯有喜,去查查,谁在甄家背后捣鬼。”
除了父皇,是否还有旁人?
刚好卡在端午,他和甄青殷回京的第二天,放出张姨娘,恶心甄家,也恶心他。
而昨日之前,父皇应只当他想纳甄青殷为妾,不会提前预备好为难甄家。
真有意思,竟有其他人想虎口夺食,从父皇手里抢太子妃之位。
“是,殿下。”冯有喜应声,又道,“殿下,今儿一大早,皇后娘娘便使人收拾行李,这会儿谭家小娘子应是要出宫去了。殿下可要送行?”
太子脚步一转,去坤仪宫:“送,不送倒显得孤心虚。”
第224章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甄老夫人刚回到福荣堂,便倒下了。
甄世廉忙派人请大夫。
一家人回自个儿院子,屁股没坐热,忙不迭汇聚一堂,来福荣堂尽孝。
在福荣堂,老夫人没发话,女眷们向来没资格坐下,哪怕腿麻了,也得直挺挺立着。
福荣堂的丫鬟婆子们个个跟监工似的,盯着她们,但凡谁不“规矩”,事后便会向老夫人打小报告。
等到翌日,老夫人总有法子,给不规矩的人好好立立规矩。
大殷氏没来,甄青殷在炎热的院子里站了片刻,便撩开竹帘子,进入大堂,找了把椅子坐下。
室内放了冰盆降温,果然凉快,她惬意地叹了口气,接了南星手里的团扇和书本,一面优哉游哉地摇团扇,一面看书,书本的封皮上写的正是“山海经”。
南星踮着脚尖,斜着身子,偷瞄一眼,看到一句“马儿疾驰,夜幕四合,卫四郎掐住她不堪一折的细腰,翻山越岭……”,她吓得魂飞魄散,眼神乱飞,慌慌张张用自个儿的身子挡住那“山海经”,生怕福荣堂的人发现。
立在门口打帘子的石榴愣住了,直勾勾盯着竹帘内那抹窈窕的身影。
大姑娘干啥呢?
又想被老夫人整治了?
甄圆圆见状,瞪圆眼睛,眼珠子一转,忙挽住小殷氏的胳膊,生拉硬拽,把小殷氏也拉进大堂去。
石榴手抖,拦也不是,不拦也不是。
曾嬷嬷忙进忙出,焦头烂额,瞥见娘三个不知何时进了内堂,坐那儿跟没事人似的,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但二老爷就在一墙之隔,她哪敢为虎作伥,为难他的妻女、侄女。
她狠狠剜一眼甄青殷,忙唤了个丫鬟去传外院的小厮买药。
甄青殷沉浸在话本里,毫无所觉。
大夫施了针灸,忙活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