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 / 2)

马氏不知道香穗小小的人儿怎么就能算这么清楚,她只知道,这样的年月,大户人家兴许也不收人。

“穗儿,这年月大家都难,大户人家不一定在这个时候收人。”

香穗猛然看向马氏,脱口而出,“那郑婆子来干什么?”

郑婆子来是让香穗去给人家做童养媳的,马氏眼看就要说出口,话到嘴边儿上打了个转她又咽了回去。

马氏看了香穗一眼,眼睛又瞥向别处:“她不是来为大户人家赁人的。”

“她想让阿姐做童养媳。”

石头不再舔自己的手心,他非常珍惜地从馍馍上捏一小点儿往嘴里放,听到他娘跟他姐说话,将他听到的说了出来。

“给谁家做童养媳?”香穗看向马氏。

“别听你阿弟瞎说。”马氏站起来,手脚慌乱地出了堂屋,躲去了灶房。

香穗见她娘不想说,拉着石头问:“阿弟记得是谁家吗?”

石头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常家。”

香穗正在想哪个村儿里有姓常的,石头又开口说:“是程家。”

石头一会儿说常家,一会儿说程家,香穗也不指望他了。

石头不过才五岁能说出完整的话就已经不得了了,再要细问什么自然是问不出来的。

郑婆子走之前,她明明听到她娘说再想想的,现下她问她娘,她娘又不说。

难道是她娘细细思量之后便后悔了?

他们家以前好歹也是富过的,小时候她便听她爹说过,再是过不下去也不能卖儿卖女。

如今看来这算是他爹的遗愿,她娘要遵从他爹的遗愿?

宁愿饿死不卖儿女?

他们一家子孤儿寡母的,儿幼母弱,只仗着她娘一个人做活,三口人吃饭,如今已经到了食不果腹的地步。

每日都是稀面汤,她阿弟已经饿得骨瘦如柴。

脸面算什么,总没有性命重要,这时候只能对不起他爹了。

香穗思来想去决定要去说服她娘。

不过是童养媳,以后怎么样还不好说,能出二十两买个童养媳总不会是穷苦人家。

香穗想着人都要饿死了,也不用守着一些死理儿。

拿了这二十两总能先过了这个灾年。

灶房里有些昏暗,马氏心事沉重地坐在小墩儿上,手里择捡着麦苗。

香穗走过去蹲在她娘对面,伸手帮着择麦苗,“娘,我听到那婆子说,给二十两。

二十两不少了,省着些用咱家或许能慢慢好起来。咱们还得等着大哥回来的啊?”

李满仓一去两年无音讯,别人家怎么说他们不管,他们家都坚定地认为有一天他一定会回来的。

马氏听了香穗的话,停下了手上的活计。

她将手里的麦苗放进笸箩里,抬手摸了摸香穗的小脑袋,缓缓开口:

“娘仔细想过来,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娘明儿去镇上找绣坊的掌柜的问问,看能不能在他们那里事先拿些细布跟花线回来。

天儿冷了,地里也没什么活了,娘绣些帕子、荷包给绣坊,总能挣个三五文。”

一个帕子三文、一个荷包才五文,她一个人就能换二十两呢。

香穗沉默着没有说话。

晚上天还没有黑,马氏就做好了加了青麦苗的稀面汤。

一家人一人喝了一碗,早早地就躺床上睡下了。

翌日,天不亮,马氏就悉悉索索起了床。

夜里睡得早,马氏一动,香穗也跟着醒了,她睁开眼睛,屋里灰蒙蒙一片,隐约看到她娘站着窗前梳头发。

马氏简单梳了个圆髻,见香穗醒了她走过来弯腰嘱咐她几句,“穗儿,娘这就走了,你起来用昨儿剩下的麦苗做两碗菜汤跟石头你俩吃。”

香穗轻轻嗯了一声。

“天儿还早,你再睡会儿吧。”

马氏说完拿上香穗昨儿用过的竹篮子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