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还有点意思?
那么个小兔子似的儿子脑袋里头,还藏了什么古怪想法呢?
得了准信,武帝伸出手递到男子面前:“阿廷,人皮面具拿来。你回了京,与邑相他们商讨商讨,各地书院办起来了,这朝廷是不是下方官员选用,从这些书院挑选呢?书院这么多读书人,总是不少人材的。能弄个章程出来更好,弄不出来等我回京再弄。”
到了夜间,两匹骏马,两个侍卫拿着手令连夜出了城。
20 | 十三 实验
十三 实验
既然床有专人来解决了,当下姬苏又把眼光拉回来,放在了做纸这个事情上。
纸张的步骤工艺,在华夏出现得很早,后来由东汉蔡伦进行了整理改进,才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工艺流程。到了唐代,利用竹子为原料制成的竹纸,代表了造纸技术的重大突破。
眼下姬苏能接触到的只有竹子,然而竹子的纤维硬、脆、易断,技术处理比较困难,自己接触不到其他更容易的材料,只能登场就从高难度材料进行挑战。
姬苏也就书里看过造纸术,当时哪知道自己会重生?所以根本没特别上心,当时也就因为看小说发现造纸术出现的频率高,就去找了相关的书一本看了看,只记得个大概而已。
姬苏觉得自己一定是史上最苦逼倒霉的穿越重生者。
因为小桃头一回的莽撞,郭义一见到小桃,五丈开外就会开始打量她。
大概郭义的眼神有那么一些锋利,小桃唯唯诺诺隔着老远行了个礼就自动拿着扫帚跑进房间。
姬苏瞧她昨天才受了重摔,今天居然手上拎着一大木桶水健步如飞,水竟然没有一点儿洒出来,脑瓜子里顿时就有了个想法。
新居住的院子和前边店铺之间是个巨大的庭院,院子里也种了疏竹,还有一些花草,看着有一份小别致。竹林那一边的大空庭是拿来处理竹子用的场地,三个匠人也在那处分了一角,用竹子搭建自己的工作台。
姬苏与郭义过去后所有人见了礼,姬苏就跟个真正的小娃一样好奇的这里看那里瞧。
制简的过程不复杂,简单的说是将青竹筒蒸煮过,首先要选择上等的青竹(此“青竹”指绿色之竹),称其为“青”;然后,削成长方形的竹片,再用火烘烤一片片的青竹,一方面是为了便于书写,另方面也为干燥防虫。烘烤之时,本来新鲜湿润的青竹片,被烤得冒出了水珠,像出汗一样。这道烘烤青竹的工序就叫做“汗青”了。故而竹简也有个别致的名称,叫“汗青。”
伙计们各自分工,削竹的削竹,烤竹的烤竹,打孔的打孔,就连崔娘子这会闲着,都坐在一角拧麻线。
灶房里原来做事的杜婆子四十多岁年纪,已经在影壁那儿候着了,看到郭义赶紧行礼。
这婆子做的饭食因为姬苏不喜欢,已经被郭义另外分了工,专门给铺子的掌柜伙计们做饭菜,另外一个马婆子则管了浆洗衣裳这一块。
姬苏的吃食容不得半点马虎,郭义嘱了又嘱:“我不在,小公子你万万不可出去乱跑,切记,万万不可独自一人偷跑出去。”
姬苏乖巧的点头,顺便拉着郭义的手说:“我想吃茭白,还要吃芹与青瓜。”
他声音软软糯糯,眼睛又水汪汪湿漉漉的灵动。今天穿着浅蓝色的胡袖短襟,头发利落的在脑后扎了个马尾,虽然布料只是葛,衣襟与袖口处却绣了针脚密实的回字形绣花,马尾上插了香味好闻的木簪,低调却显不凡。
这是自己一点一滴正在带养的孩子。
郭义看的眼角就软了下来,道了声:“好,一定买最新鲜的回来,小公子万万不可自己偷跑出去玩耍,等我回来。”
又吩咐了一番周围的人,关注好姬苏不要叫他近门口,才领了那杜婆子从侧门出去买菜去了。
目视侧门关上,姬苏回过身心情极好,跑到劈竹的地方张嘴问伙计:“这些是竹根么?是不是没有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