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时间。
好容易等到下了朝,姬苏想到姬庄的事,想上前与兄长攀谈,不想有人出声留住自己。
姬苏一回头,却原是大司马于淳谦。
“今日之事,多亏殿下机智出声。”
“大司马过誉了,苏之所言字字发心。父皇文韬武略,实如北辰。”
于淳谦看着瘦瘦弱弱的小太子。
姬苏根骨有损,又吃了幼时无人照看营养的亏,个头比及同伴要矮,身量也比一般的孩子要纤瘦,这都十五岁了,按他自己的估量,大概也就一米六七八左右,在体形高大的成年男子前,就像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是的,这还是个孩子,一个机智聪慧的孩子。
想到此,于淳谦的眼神落在姬苏的面具上。
“不错,陛下英明,确如北辰。殿下,不日臣之夫人诞日,不知可有幸邀请殿下来臣家中一聚?臣家中有些孙、女,与殿下一般年纪,想来与殿下应该能作伴。”
姬苏一听,便应下了。这是他爹的舅舅,也是自己的舅祖父,姬苏还未曾到他家去过,现在抛来邀请,于情于理姬苏是要走一趟的。
得了姬苏准话,于淳谦也不多言,眼神在姬苏脸上的面具上再晃了一圈后便告了罪先行离开了。
**********************************
写着写着打瞌睡,今天就更这点,明天补完。Z z z
204 | 一七二、投奔(下)
一七二、投奔(下)
吴家出身不低,耕读传家有三百多年,然而门生不多,因为吴家人骨子里不如别的世家坚持着清贵风流,反而带着武人的豪气与商人的现实,所以即使是个世家,也是个并不怎么非常出名的大家。
吴谏士大夫的家在胤京西南方向,已经接近外城,是个五进五出的院,家里人口也简单,上有祖父祖母,下有儿女一双,吴家早早得了信派了管家在城门候着,因为有姬苏的吩咐,三娘子的车队虽然行得慢些,但很稳扎,护车更是有一队三十人小军队,管家在城门口一眼便看到,心下暗暗吃惊。
受了伤,但吴三娘子的待遇是极好的,侍女接连死去,吴三娘子心有不安,姬苏体贴的派了小桃过去,又得了姬苏授意,她拿了医书念与吴三娘子听,为她解闷开导,渐渐的吴三娘子情绪安定下来,一路听得小桃提到太子次数多,心下对未曾蒙面的太子殿下感激不已。
眼见入了家门,吴大夫与夫人红着眼难受得不行,又眼看着守在女儿身边的是个陌生的英气美丽的女子,从她本人嘴里听到乃是太子禁卫时,吴家上下都暗暗吃惊不已。
姬苏奉了武帝的令带着慰问品到吴家时,正巧赶上吴三娘子回府半个时辰。
他受了吴士大夫的礼,温声道:“三娘子英勇不屈,为国效力,实巾帼英雄也。本殿受父皇旨意前来探望,望三娘子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