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四位先生过来书房。”

何总管领了命去请人,先生们住得近,就在殿后与崔娘子等隔得不远,不过片刻便进来拜见了武帝。

武帝指着文章问几位先生:“苏这文章,可是自己思之题之?”

虽然年轻,但武帝身上带着血杀之气,又登上宝鼎几年光阴,气度非常,面容沉肃下来只瞧人一眼便叫人心里沉闷喘不上气来,面对这样的武帝,便是狂放的谢放都收敛了平日的气势,肃穆起来。

史则之上前道:“确实为殿下亲思亲言,吾等仅助之以言词辟用,殿下反复思量,方得此篇。”

洪审等人亦点头:“陛下明察,吾等万不敢欺瞒。”

武帝拿着文章又问:“此文章可经过尔等眼目?可发觉有何不同处?”

这下四人有些面面相觑,倒是洪审微微一怔,快速看了三人一眼,略有些迟疑的道:“陛下可是指……卷面不洁一事?”

他一提,其他三人反应过来,谢必为姬苏作解释:“人有细微小习,吾等观二殿下平时练字抄文尚好,此次首次自己作卷量字裁文,这小习便出来了,偶尔会于文字空隙中微顿或拉开距离,吾等训斥然不能改,私以为若按殿下此习阅文,竟是清楚……”

正说着,何总管进来报两相来了。等两相进来,一把年纪的两人满头大汗,跟跑了个马拉松似的,武帝心知怕是禁卫前去相请策马进的宫,让小侍上了茶水,等到二人气息平静了,方把姬苏的文章递与二人传看。

两人看着不时微含下鄂,转到读阅微表情时脸上微微有丝变化一闪而过。

等到二人看完,两人感叹:“二殿下如此年纪竟有如此奇思妙想,未来实不可测也。”

武帝静静听完赞美儿子的话,才敲了敲案几问道:“邑相,宋相,可从此文章看出有何隐藏之物?”

两相一愣,又把文章拿起来细细重读了一次,方不太确定的道:“这卷面与文字之距……?”

让四位先生把他们方才说的对两相说了,武帝拿起其中一张纸,指着两个字之间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像是无意中点上的黑墨点让几人看,又指着好多处仔细看会发现字距拉开一些的地方。

“若把这些地方稍作停顿,再通读文章试试。”

这下两相与先生们更是打足了精神来重头读阅文章。通篇读下来,两位重臣与四位先生俱是面露震惊,几乎被某种猜测震飞了心神。

“尔等都下去。”

挥退侍人与总管,武帝提笔,凝神看着姬苏的文章,久久忽然挥笔急点。

把几张薄纸都点完,收了笔,武帝让众人再看文章。

一时书房内静默无声得可怕。

轻笑一声,武帝指着文章道:“世家守着祖上大贤所作圣贤书,有些竟愿以家族百年根基与人命来违抗朕之天下学子皆可习圣贤之书、闻圣贤之声之令,自以为守着祖宗的基业便能流芳百世永享昌名,却是连朕一子都不如!”

“圣贤圣贤皆是人,既为文人,为那往圣继承绝学之时,亦要有破旧创新自己成为圣贤叫人传颂天下之心。”

“吾儿这小习倒是好,竟于无知蒙昧处解决了书卷不分段句之阅读困难。四位先生既为苏之未来肱骨,朕令汝四人尽快把这顿停断句之事作出标点记号,传扬天下。”

武帝又看向两相:“此事明日朝上朕欲提出,两相以为如何?”

两相揖首:“陛下圣明,臣以为,等四位先生编定标点记号,再叫人把那些世家文章一一标注送上门去,辅之陛下方才振聋发聩之言,必使尔等痛悔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