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在外,而且速来喜欢为难苏公子,方才我就看到他隔着老远都要威胁苏公子,着实让人看不下去。”
苏胤理了理自己的衣袖,苏胤入朝并没有穿官服,因为没有授予官爵,他能上朝还是贞元帝口谕,说是既然已经成年,也该出朝入仕。
不紧不慢道:“听闻黄大人流连花楼,老当益壮,红颜知己时而上门,因而惹得内宅不宁?”
黄大人顿时满脸通红,张了张嘴,哑然失声:“……苏公子”
“黄大人不用在意,不过是些市井流言罢了。”苏胤边走边说道。
黄大人不知道为何,明明只是风轻云淡的两句话,却让他有一种流汗的感觉,不再多言。
大禹的朝会有大小朝会之分,朝会一共分为奏报、谏言、议事三堂,其中议事又由三公四辅十六位等二十三位官员组成,称之为中辅司
通常当天要奏报的奏折会提前一至三天拟好,上陈通政司,而后方才当殿奏报,若是能当朝处理之事,通常会在金殿处理了,但若遇到棘手之事,则需开中辅司。
中辅司设于太和殿的东侧,文昭阁。
贞元帝坐于首位,扶着眉心,但凡有些眼力见的人,都能看出,龙心不悦。
这新年开朝第一天,能入中辅司的人,都是朝廷的肱骨之臣,哪一个不是人精,就算有事情要商议,不差这一天非要闹得龙心不悦。
因此,就算是王太保和李丞相,想要为自己的儿子伸冤,也不得不暂时压一压。
然,有些事可以按下不表,有些事,还是不得不处理的。
贞元帝缓缓开口道:“苏国公,萧太傅,年前的南风案和大理寺谋逆案,两位爱卿还是需要多上心些,今年五年一度的五国会晤将于我朝举办,务必要在五国会晤开始之前,将此两件大事结案处理。两位爱卿,可有为难啊?”
萧太傅:“启禀陛下,大理寺一案,与南风案牵连甚深,两案并查,虽需时日,但是臣等定会竭尽所能,如期完成。”
苏国公点点头:“陛下有意借此案锤炼九思,长衍这些年轻人,我们这几个老不死的自然是要倾尽全力。”
李建兴一派的人,看着苏国公一脸和善说话的样子,神采奕奕,心中纷纷腹诽,那是陛下在锻炼你的孙子吧,你这只老狐狸得了便宜还卖乖。
贞元帝点点头,“苏国公,五国会晤的时间可定下来了?”
五国会晤是由大禹,北齐,东陵,西楚,姜国这五国为首,还有九州各大小国附庸,齐聚。既是为了邦交友好,同样也是彰显自己国家军事政治实力的机会。而苏国公正好是上一届五国会晤的主理人。
苏国公:“昨日太常寺的天台司也已经送来了吉时,三月十一,六辰值日之时,五星聚首,众星拱于中州,诸事皆宜。”
贞元帝听了果然面色微喜:“好,既然吉时已定,就要派人送令。众爱卿觉得今年的五国会晤,当由哪位爱卿来主理合适呢?”
晨间在西华门前,管不住嘴的黄大人,似乎是觉得自己不知道哪里惹到了苏公子不快,他又是苏国公那一派系的,想着自己应该表现一下,在苏公子面前留下个好印象,而且说是五国会晤可以说是一件肥差,“陛下,臣以为,苏国公主持五国会晤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