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胤虚虚抬眼,眼底一片柔软,“好。”

第132章 云端第三 我就当你再邀请我

这座竹亭四四端正, 一半建在江上的,一半利用了铺子的半块空地。

许多事,萧湛记得不大清楚了, 他甚至不记得最初是因为什么有得这间竹舍。

隐隐记得,当初自己好像为了建这间竹舍,所以盘下了这张铺子,长久的租给老板娘夫妻做面铺子。

前世, 自从萧湛总是会来这里, 一个人静静地吃一碗面。尤其是每次出征前,吃上一碗三黄面,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再后来, 苏胤离开京都以后,萧湛后知后觉的懂得了许多陌生的情绪。比如空寂,孤独……每每当此, 萧湛便会一个人在这间竹舍里呆一晚上。

苏胤默了一会,故意落后的萧湛半步,在抬眼的瞬间,盯着萧湛的背影,眼底的情绪暴露无遗。苏胤在那么一瞬间, 只觉得心里如同有一把锥子在刺着他,萧长衍,你不是什么都不记得了吗,怎么还会记得来这里?

尽管背对着苏胤,但是萧湛还是敏锐的觉察到了背后的视线,只是在萧湛转身的瞬间,又全部被苏胤藏下,现在还不到时候。

苏胤借着低头看路的掩饰, 温声道,“你,一直会来这里?”

“嗯,老板娘做得面不错。”萧湛轻轻看了苏胤一眼,没有发现苏胤有什么异样。

“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楠竹在这里搭一座亭子?”苏胤走到边上,伸手轻轻卷起了竹帘的一角,因为在含烟江上,一阵冷风忽然灌了进来,冻得苏胤忍不住想缩了缩脖子,但还是忍住了。

“嗯?”萧湛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苏胤的身后,接过苏胤手中的那一角竹帘放下,然后将挂在墙壁上的纱帘垂下,又重新将竹帘从下往上卷了卷。

有了纱帘的阻挡,寒冬里的江风就显得没那么冷冽了,做完这一切,萧湛侧身贴近苏胤,转过身,却看到只是方才那一阵风,就已经将苏胤吹得鼻尖微微发红,垂在身侧的手指动了动,萧湛努力地克制住自己想要抬手点一点苏胤的鼻子的冲动。

最后,萧湛还是伸了手,轻轻摸了摸自己的鼻尖,轻咳了一声,“江上的风冷,稍微卷一些,能让看到外面的风景便行了,你往里面走,免得着凉。”

两个人靠得太近,萧湛说话间,热气全部碰洒在了苏胤的耳畔,方才的那一阵寒战来的也快,散的也快,反而耳尖微微有些发烫。

“嗯,”苏胤对上萧湛的视线,低低地应了一声,很轻,不过刚好够萧湛听见。

看着苏胤走回桌边,萧湛看了一会儿,后知后觉得,眼神中布满了几分突如其来的惊讶,和一丝小小的雀跃,萧湛自己都没发现为什么被苏胤发现这是他的地方而值得雀跃。

萧湛喉间划出一道轻笑,“你怎么看出来的?”

苏胤回头看了一眼萧湛,走到旁边的垫着厚厚的坐垫的椅子上缓缓坐下,然后回头看了眼方才过来的店铺,“很难猜吗?这里自成一方天地,与外间迥然不同,实在不像是外面那对夫妻的品味。”

“哦?那你又如何断定我的品味如何?”萧湛勾起唇角,似笑非笑地盯着苏胤的神色,刚从旁边的摆柜中,取出两套崭新的茶具和餐具的手,拽着手中的茶杯不着痕迹地紧了紧。

苏胤眸光微动,眼底压着的那一缕柔意将溢未溢,看得萧湛心头一紧,只见苏胤方才外面的风吹得有些发白的唇动了动,语气中清浅的笑意却藏不住了,“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上陌,惊动京都人。”

蓦得,饶是如萧湛这般稳定的心性,也忍不住有几分脸热来。原本早就已经尘封的记忆,忽然就有了一丝松动,仿佛在黑暗中,透进了一缕光,便一发不可收拾。

大禹朝有一极为名贵的花种牡丹,听说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之美誉。

萧湛在被留在京都城的第一年春,便听说了此事,说无论如何也要看看这牡丹花事何等国色天香,又听闻赏牡丹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