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符合回城政策,手续也正规,户口迁回过程倒是没有什么波折,但总归是担心出什么差池,尽快落实才好。
直到从派出所出来,她一颗心才落到实处。
那一刻,连抬头的阳光,都无比灿烂,连天空飘落的雪花,都无比清甜。
城里的街道是洁净的,随处可见环卫工负责清扫,地面覆上一层白雪,也不会弄脏鞋袜。
虽然内心深处惶恐回到那片贫瘠的地方,回来这几天,还是会在午夜时分,梦见那大山深处升起的袅袅炊烟,还有孩子们的笑脸。
这十年的生活,让她对那片大山,产生了同根同源的感情,也把那里当成了故乡。
户口迁回来,接下来就是工作问题,知青办给出的回复是再等等,还有很多知青排着队。
一个萝卜一个坑,这突然大批知青返城,城里工作岗位一下子不够用了。
宋湘君忙完回到家,又碰到王姨从门口探出头来,手里拿了把干豆角,笑着打招呼。
“湘君,户口办好了吗?”
“办好了。”
“那工作怎么给你安排的?听说好几个回来后,去扫大街了,咱街道办工作岗位紧缺,你现在不要,以后更轮不到好的岗位了。”
宋湘君应付地笑了笑,“扫大街也是正当工作,看组织怎么安排,我听组织的。”
说完拉开帘子回了屋。
王菊花又追着跟进来,挤眉弄眼地问:“听说唐海玲给你介绍个对象,还是个大院军官,过几天你们一家子都要去见。”
宋湘君无奈轻笑,点了点头。
王菊花又说,“唐海玲爱人听说就是海防团的政委,给你介绍的,应该是她爱人单位的军官同志。”
“不过依婶子看啊,这嫁给军官也不见得多好,驻扎在海岛上的那些海防部队,生活条件还比不上我们城里安逸。”
“海岛就是个小渔村,什么都要船送进去,哪像我们城里方便,想吃什么就上街买。”
“还有到时候你有了小孩,这小孩在渔村那些学校读书,可比不上我们首都教得好,要落后一大截儿呢。”
宋湘君也想过这些问题,海岛上的生活不是那么容易,气候恶劣不说,淡水有时候都可能要船送进来,吃水都成问题,条件是相当艰苦了。
不过那些人民子弟兵都能适应,作为家属,能随军自然愿意追随,又有什么不能适应。
她离家十年,内心渴望家庭和温暖已久。
或许是倦鸟归巢,她迫切地想要一个停泊的地方。
哪怕生活再艰苦,她也不想和未来的伴侣分开。
不过八字还没一撇,还没正式见面,也不一定能成,她是不是想太多了。
宋湘君忽然有些害羞。
想到那双深邃的眼眸,心跳突然急促地拨动了下,耳廓微微发热。
她甚至迫切地想要见面。
怎么会这么巧合?
他知道了吗?
想到再次见面可能会发生什么,她忽然笑出声,那是发自内心的愉悦。
王菊花又一副苦口婆心的样子,“湘君,你在笑什么?王姨说的话,你听到了吗?可得考虑清楚啊,这可是你的终身大事。”
宋湘君语气冷淡,又往厨房走,“我知道了,多谢王姨您操心了,我心里有数。我要做饭了,就不陪你聊了。”
从小王姨不太待见她,生怕她和何柏泉走太近,骨子里还是嫌弃他们家外来户,只是面子上还是做足了功夫。
因为这房子当初是他们何家的,改革后来统一归国家了,国家安排了当时没有房屋的人住进来,他们每个月,都会给房管所缴纳租金。
宋湘君当初为了何柏泉,对王姨也是小心翼翼,不过如今倒也不必了,只是当普通邻居对待,面子上过得去就行。
王菊花听出了宋湘君赶她走,这哪像以前那个看到她,就讨好的小姑娘。
她脸色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