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喜安他们只留下家里要用的,多的胡芋直接每天才从地里挖出来,便直接运到胡芋收购处卖掉,省了自家后面再处理和保存的力气。
向佑向泽他们每次去山上都能有些收获,这个季节山里最多的还是野柿子,这几天村里人家都在忙着秋收的事,还没有时间去山上扫荡,更便宜了他们。
今天陶老他们从山上又摘了不少山柿子回来。
这柿子还是青色的,之前摘回来的那些都是埋在米糠里捂个三五天才能成熟,这会儿看到他们又摘回来这许多,郭喜安想到前世的脆柿,那也是很好吃的,能保存的时间也长,索性全部拿来做脆柿子。
郭喜安做脆柿子用的是最简单的方法,热水浸泡法。
把柿子清洗干净,烧一锅四十多度的热水,将洗好的柿子全部浸泡进去,浸泡三个时辰左右换一次热水,只需要一天不到的时间,就把脆柿做好了。
这样做出来的脆柿消除了涩味,吃起来又脆又甜,是和完全成熟了的软柿子完全不一样的口感,家里人尝了之后倒是都很喜欢,脆柿一下成为家里人这些天茶余饭后最爱的水果。
日子忙忙碌碌,郭喜安都快把院试放榜的日子给忘记了。
家里的几个猴孩子更是把院试看成绩的事抛到了脑后,这十几天野下来,原本白白胖胖的小脸蛋都黑了一圈。
陶老倒是还记得,不过他这几天也玩得尽兴,想着反正那成绩横竖跑不掉的,早一点知道晚一点知道也没影响,索性没提这事,仍然兴致勃勃地每天带着几个小的,往山里去捕猎摘果。
直到发榜日这天,郭家还是没有任何人提起这事,完全把这事忘了个干净,该干嘛的继续干嘛!
直到了下午时候,钱贵的到来才打破了这片平静。
一匹高头大马速度不慢地奔进赵家村,一路疾驰到村尾的郭家门口,还没等马停稳,钱贵便迫不及待地从马背上翻身而下,掩饰不住兴奋地往郭家跑,
“掌柜的,喜安姐,中了,向佑向泽都中了!”
第470章 秀才
郭喜安和郭喜春正一起抬着一大簸箕的红辣椒要出门去晒呢,迎头差点和钱贵撞上。
“小心!”郭喜春喊了一声,稳住手里的簸箕,心有余悸地抬头看去,带着些埋怨道:“是小贵啊,这么冒冒失失地做什么?”
钱贵一个急刹摔了个屁股墩,完全没注意,抬起头笑得一脸灿烂:“喜安姐,喜春姐,我来给你们报喜了!”
在屋里和向佑下棋的陶老听到声音,放下棋子走出来,看到钱贵教训一声:“报喜就报喜,冒冒失失地做什么?一点沉稳的样子都没有!”
钱贵有些委屈,您老把店铺丢给我,自个儿跟着来村里潇洒,一去大半个月,一点消息都没有,我这一得了消息就马不停蹄地来报喜,还要被教训?
钱贵一说报喜,郭喜安才想起来今天是院试放榜的日子,当即也顾不得其他了,赶紧放下手中的东西,小跑着上前扶起钱贵,语气激动:“小贵,你说的报喜...是不是向佑向泽考中了?”
见有人终于问出了重点,钱贵脸上又扬起了笑,高高兴兴地道:“是啊,喜安姐,向佑向泽都中了,向佑还是案首哩,现在咱们镇上都闹翻了,都说他们两兄弟了不得,八岁的小秀才,在咱们镇上还是开天辟地第一次出现呢,特别是向佑,又是案首,那可是咱们整个州府的秀才第一名,简直是文曲星下凡了!”
钱贵说得手舞足蹈,语气里都是兴奋。
郭喜安听得有些恍惚。
都中了!
向佑还是案首第一名!
那就是连中三元,俗称的小三元了!
一屋子的人都被这巨大的喜讯砸得晕晕乎乎的!
陶老刷地展开扇子,扇得自己头发胡须齐飞,“好!好!好!”他一连道了三声好,仰天长笑,“不愧是我陶渊的弟子,还是我教得好啊,哈哈哈!”
钱贵见自家老爷高兴成这样,还不忘自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