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不像个生了两个儿子的,倒比那未出嫁的小姑娘还要水灵哩。这程家老二娶了你,可真是天大的好福气。”
郭喜安才和这王媒婆一照面,就被夸了个天花乱坠,人都有些懵,干笑一声,“王婶子你客气了,你可是个大忙人啊,今天怎么有空上我家来?”
王媒婆一甩手中的手帕,一脸的喜气洋洋,“我来,自然是有大喜事找你们哩。”
郭喜安一脸莫名,喜事?什么样的喜事?
将人请进了门上了茶水后,王媒婆收回自己一直暗中打量的视线,一脸的满意,端起茶杯吹了吹表面的茶叶,小心喝了一口茶水。
郭喜安见着她放下茶杯,才挂上笑脸询问:“王婶子刚刚说的大喜事,这喜从何来啊?”
王媒婆笑容满面,还故作神秘的倾着身子朝她靠了靠:“你猜猜?”
郭喜安嘴角抽搐了下,一头黑线,勉强维持着面部表情,干笑道:“那我如何猜得着?您就别卖关子了直说吧!”
王媒婆脸上笑容不变地坐回了身子,甩了下手帕高兴道:“那自然是我给你们家寻了个好亲家了!”
郭喜安都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面部表情来面对她了,虽然知道媒婆上门多半就是为了提亲,可自家的两个儿子过了年去也才七岁,这怎么算,也没有那么早的吧?
“王婶子说笑了,我家向佑向泽还不到七岁,哪能就说亲事了?”
那王媒婆一拍大腿,“嗨,谁说是你家那两个小儿子了?我说的是你家大丫,就是你姐带过来的那个大姑娘,过了年去不就十三岁了吗?正是到了说亲的年纪了呢。”
第446章 苦恼
“大丫?”郭喜安惊讶。
“对对对,可不就是大丫嘛!”王媒婆笑容满面,“我给你们找的这个亲家,那可是顶顶好的人家啊,家里头青砖大瓦房,那小子今年也不过才十五岁的年纪,但性子稳着呢,长得又那叫一个周正,多少小姑娘见了都脸红呢,配你们大丫,那可是顶好的姻缘呢。”
郭喜安心里有些哭笑不得,但面上还是做出一份承情的样子笑道:“那可多谢王婶你记挂我家大丫了呢,我知你的心是好的,只是大丫到底只是我的姨侄女,我一个做小姨的,在亲事上哪能越过她的亲娘去。”
“哎呀,这算个什么事,这村里谁不知道你们姐妹俩的关系好,大丫的婚事要是有你这个小姨帮着把关,你姐只会更高兴才是,不过你说的也在理,这也不是个什么事,你把你姐叫出来,我把这亲事给她一说,她一准高兴!”
郭喜安看着王媒婆这副自信满满的样子有些头疼,索性说得更清楚些,“王婶子你还不知道的吧?我姐如今在镇上已经成了家,不和我家住在一起了,大丫姐妹几个自然是跟着我姐姐去了新家里,我姐和我新姐夫都是有成算的,大丫的婚事只怕他们心里有数着呢,我这个做小姨的可不好插手。”
王媒婆吃了一惊,她还真不知道郭喜春已经另嫁了,这也不怪她,办喜事的时候,郭喜安虽然邀请了村里的孙大娘他们几户和自家关系好的去喝喜酒,但他们也不是那多嘴多舌的,并不会随意宣扬,郭喜安他们又不怎么回村里来住,所以村里人好多都不知道郭喜春再成亲的事。
这可就有些难办了,王媒婆为难起来,儿女亲事自然是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前郭喜春是投奔到妹子家里的,在外人眼里,这个家里的女主人是郭喜安,只要征得了她的同意就成,现在郭喜春另成了家,听这意思还是嫁到了镇上去,那人家闺女指不定就看不上这村里的婚事了。
王媒婆还是有些不甘心,虽说做娘的是嫁到了镇上,带过去的女儿到底是人家的继女,那男主人只怕也不会对继女有多上心,便不死心道:
“喜春成了家,这可是桩大喜事,可喜可贺,我打心眼里为她高兴!不过喜安呐,你别怪婶多嘴,你姐得了个好归宿是件好事,可你那几个姨侄女在新家里面到底是身份有些尴尬的,很多时候,你姐也不一定能顾得上她们,还是需要你这个小姨为她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