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家博点点头,交代完便回村了。
接下来的几天,一家人都忙碌起来,郭喜安被勒令着在家里休息,即使她表示自己身体已经大好了,程家博和郭喜安也坚决不让她下地,还让孩子们看着她。
郭喜安无奈,只能待在家里,不过她真觉得自己身子好全了,地里去不了,她便忙活着家里的活计。
之前因为开店,一家人多住在镇上,家里养的那些鸡,都被吃的吃,卖的卖,一只都不剩了,刘有金他们一家三口到了家里后,又买了些鸡崽回来养着,还养了一头小猪。
家里的活计也不少,每天打扫牛驴棚、鸡圈、猪圈,还得喂牲畜,忙起来,也没多少空闲时间。
“哎呀,小姨,都说了让你歇着,这些活我来干就是!”大丫抢过郭喜安手里的食槽盆,实在是头疼,小姨也太不听话了,稍不注意,她就抢活干。
郭喜安也不和她争,这丫头现在对她的话可都听不进去,一根脑筋地记着她娘让她照顾自己的话,严格执行着命令,什么都不让她干,恨不得她每天都躺在床上。
由着她把食槽盆接了过去,郭喜安瞧着她去喂鸡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往厨房过去。
这几天除了郭喜安外,家里的几个大人都在地里忙着,早上吃了早饭过去,常常忙到中饭的时候都回不来吃中饭,郭喜安便做好让大丫她们送到地里去,这一天干的都是体力活,不吃饱可不行。
村里人一年四季多是只吃两餐饭,对郭喜安往地里送饭的行为,背地里没少被人嚼舌根说她败家,不过郭喜安不在乎,她不止送饭,那饭里的油水还放得足足的。
程家博他们一行人在地里吃饭的时候,一些和郭喜安家田地挨得近的村民,都能看到他们的饭菜上盖着好几块烧得红润润肥中带瘦的红烧肉。
不管背地里怎么有人说酸话,看着程家人每天在地里捧着碗吃得有滋有味,村里的汉子们还是羡慕的,农活本就不轻松,早上吃了一顿饭出来,一刻不歇地干到下午肚子就已经饿了,等到傍晚回到家,人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那滋味可不好受。
第343章 放不下
就这么过了几天,后面村里有那心疼自家男人的妇人,也开始学着郭喜安往地里送饭,虽然不像郭家的那么丰盛,简单的几个玉米馍馍配咸菜,条件好的再冲上一碗蛋花汤,虽然没什么油水,对补充体力也是起了大作用。
郭喜安家今年十二亩多的田地,比去年多了四倍不止,都种满了庄稼,秋收起来自然也比去年要辛苦多了。
程家博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家里的牛和驴也都没闲着,用来托运粮食,每天都有不少新收的作物运回家来。
家里先收的是胡芋,今年胡芋种得多,足收了五六千斤回来,这胡芋挖完后,接着收棉花,棉花这东西禁不住雨水,赶紧收完趁着太阳好,晒干好收存起来。
向阳村的整个田野地间到处都忙得热火朝天,留在村里的人也不闲着,这时候,一年一度的抢晒场大戏又开始上演了,今年村民们被雨水一吓,对晒场争夺得尤为激烈,都想着趁天好,先把自家的粮食晒干储存好。
李大娘家今年照样没去晒场凑热闹,周美玉提前问过郭喜安,得了同意后,李家便把从地里收上来的粮食直接运到郭喜安家这边来晒。
今年郭家的粮食也多,只靠院子里那一块空地,明显不够晒下两家的粮食,不过这难不倒郭喜安,郭家本来就住在村尾边,周围空地多,挨着自家院子外的几块空地也还算平坦。
只是不像院子里铺着石砖地板,裸露的泥土地也不像晒场那边板实,灰尘碎石渣子多,扫多少次都扫不干净。
郭喜安想起之前家里还没盖房子的时候,老房子屋顶老是漏雨,她买了好几块大块的油布盖屋顶,后来房子塌了,只有随着墙壁坍塌的那一块油布边角处被乱石瓦片划破几处,其他的都还好好的,被郭喜安收了起来。
这些油布之前放在家里都没用处,现在倒是派上了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