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抽空和郭喜安说出哪桌哪桌是新来的客人,哪些又是昨天来过的回头客。

“婶儿,今天来的回头客可不少,还有许多带上了家里人,可见是真喜欢咱们这的吃食。”

郭喜安手里活不停,笑着点头道:“这就是咱们店里这特色小吃的好处了,只要合了他们的胃口,想吃就只能到咱们这里,因为没有代餐,只有咱们这里能吃到。”

今天负责收钱的成了向佑向泽两兄弟,别看他们年纪小,那账算得可不比郭喜安慢,又能写会记的,那些个来吃饭的客人,都被这么小的账房先生给惊讶到了,结账时忍不住都要夸奖几句。

第二天一整天营业下来,到了晚上盘账,虽然没有开张第一天赚得多,也有五两多的银子。

后面几天的营业额,每天差不多都是在四五两之间波动,倒是还算稳定。

有着这么个铺子,郭喜安还上架了变蛋,除了供货,也做起了零售,反正顺手的事,也不耽误功夫。

没几天的时间,郭喜安这家“多味小吃堂”就在镇上有了名气,吃食独一无二,味道又好,吃过的人口口相传,这口碑一下就上来了!

镇上的邻里熟人间,见面时少不得会提上一嘴“多味小吃堂”:

“哎,那家新开的铺子,卖羊肉粉的那个,你去尝过了吗?”

“你说的是‘多味小吃堂’那家店是吧?尝过尝过,她家的米线可真是好吃,以前都没吃过这样的,带着我家虎子去吃过一次,这小子现在每天都嚷嚷着要去那儿吃饭呢。”

“是啊,她家可真是好手艺,就是贵了些,吃一回就得十几文钱,要是一家人都去,得花上好几十文呢,她那店里的那些吃食听说都是祖传的秘方,旁人学都学不来的。”

“是贵了些,不过那也是真材实料不是,那米线里面的羊肉,切得可是实在,十文钱一碗值当了。”

......

第306章 想法

“多味小吃堂”的名声就这么慢慢传开了,生意算是走上正轨,店铺开业三天后,向佑向泽得去陶老那边继续读书了。

想着店里早上还有顾客会来吃早食,郭喜安又添了小笼包和蒸饺、油条之类的早餐食品,吃食一下丰富了不少。

还有先前做成功的雪媚娘,郭喜安也做了些出来试卖,这玩意儿要先提取黄油,做成淡奶油,制作过程复杂又费时间,成本也高,定价自然也低不了,一个小孩拳头大小的雪媚娘卖价就是十文钱。

这样高价的甜品自然不是一般人吃得起的,郭喜安每日做得也不多,只推荐给那些家庭富足的有钱人家尝尝。

不想这雪媚娘一经推出,立马得到了热烈的反响,很受那些富贵人家的欢迎,之后常有那些有钱人家的太太和小姐遣家中奴仆过来购买的,时常是供不应求。

店里头每日的收入是越来越多,与此同时,要忙的活儿也渐渐多了起来,好在一些如雪媚娘和包子饺子类的吃食可以在晚上不营业的时候提前准备好,不需要售卖时临时来做,厨房里郭喜安和郭喜春也还勉强忙得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