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喜安笑着应和大家热情的话,又从屋里端出一盆子的玉米窝窝头,把炒好的一大碗酸菜肉酱臊子放在旁边,用来夹窝窝头吃。

都是干活的庄稼汉子,一碗面条肯定是吃不饱的,加上这盆窝窝头,就该差不多了。

村民们看她又端出来那么大一盆窝窝头,更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一碗用料扎实的白面已经让他们大饱口福,没想到还有这一大盆的窝窝头,还都是纯玉米面没加糠的,更觉得郭喜安姐妹两人实在。

吃完了饭,天色已经擦黑了,大家伙儿也没耽搁,各回各家。

将帮忙的人都送走,郭喜春去李大娘家接几个孩子回家,郭喜安则收拾着碗筷。

家里的面条都下完了,蒸的窝窝头还剩下一些,郭喜安放到灶上锅里热一热,打算今晚就先这么对付一口算了。

“娘,娘。”屋外小向泽响亮的声音响起,郭喜安脸上挂了笑,擦了擦手走出去。

小向泽挣开郭喜春牵着的手,欢快地跑向郭喜安:“娘,我想你了!”

郭喜安张开双臂抱住他,抬手刮了刮他的小鼻头:“就一天没见就这么想我了?”

小向泽抬起小脑袋,认真地点头:“想!”

“可不,在我家隔一会儿就得问一下你大娘你回来没呢?今天一整天,问了可得上百遍了。”跟着一起过来的李老头笑呵呵地打趣。

“还有这事?”郭喜安笑着去看怀里的小向泽,他还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脸红红地小声反驳:“才没有一百遍那么多。”

见他这个反应,几个大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第126章 钱不够

李老头过来是有事要和郭喜安说的,他知道郭喜安要盖房子的事,盖房子可是一项大工程,她这样的小年轻只怕考虑不周全,他过来也是为了提点一二。

“既是决定了要盖房子,首先得决定你要盖个什么样的,才好决定去买所需的建材,谈好价格,定好货,才好请人开工。”

李老头考虑得很周全,建议郭喜安道:“依我说,你就盖一个和现在老宅差不多的,省事又好规划,够家里人住就行。”

郭家现在住的这个老宅就是很典型的农家住宅,一座方正的大宅子,中间堂屋,两边规划的四个小间,房间厨房都包含在里面,房间虽然不多,但住他们一家人也够了。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规划布局比较省建材,费用不会特别昂贵,以郭喜安家的情况来说,自然要先选择最优惠的方式。

郭喜安知道李大伯是基于她家情况来考虑的,给出的是很经济实惠的建议,但她却摇了摇头,既然决定了盖新房,要大动工,她就不准备随便盖一个,趁此机会,她要好好规划一番。

家里也没有纸笔,郭喜安便将自己心里规划的新宅子的建筑图画在给孩子们用来练字的那片灰上,边画边向李老头解说:

“大伯,我打算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些改变,原先老宅的位置布局可以保留做主宅,但要稍微再扩大一点,多划分几个房间,孩子们都大了,得考虑以后分房的事情,总和大人们挤在一起是不像话的。”

“另外厨房我是打算单独盖出去的,就在主宅右边再起一个副宅,里面像这样规划出两间房的样子,一间做厨房,一间做仓库。”

“至于主宅的左边,菜地和鸡圈我们还是要保留的,现在鸡圈旁边的柴房可以推翻,改成一个驴圈,不,也不能说是叫驴圈,这块地还宽,盖一个畜牧圈隔成两间,另外一间还可以用来养猪......”

李老头越听脸上惊异之色越重,忍不住打断她道:“你这想法是好的,可这么算下来,需要的建材可不少,这上面的花费可就大了。”

原本就是只盖像主宅那样一堂屋四居室的宅子,他粗略按便宜的来估算也得五六十两银子,要按郭喜安说的那样扩建,这价格只怕翻倍都不止,最起码也得一百两银子朝上。

郭喜安实际不太了解这个时代的建材价格,听了李大伯给她估算出的初步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