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听澜停完车溜达达的回来,看到隔壁喝酒的几个人已经散了。

他跟陪着他停车的花芽说:“你们村子的人酒德不错呀,喝得差不多还知道回家,不闹人。”

花芽知道翠翠爸的德行,轻哼了一声,就拉着顾听澜说:“明天要去采购酒席的菜,你有什么想吃的?”

顾听澜往翠翠家扫了眼,接过花芽的话说:“必须是莲藕排骨汤。你不是说正宗的莲藕排骨汤里还要放上莲子和花生米、大枣,还得要用吊炉慢慢煨,你别等后天给我做了,你今天晚饭就安排一下呗。”

“这都是小意思。”花芽一口答应下来。因为天气冷,她鼻尖有点红。顾听澜没忍住,伸手轻轻刮了一下,两人相视一笑。

他们从医院回来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花芽看着夕阳下,养育着她成长的小院,恍如隔日。

院子里面兄弟姐妹都在。

还有墙角下的磨盘、屋檐下晾晒的红辣椒、下屋里数不清的苞米,等着闲暇的时候剥下苞米粒。

一切都跟她印象中没有太大的改变。

她离开这里仿佛才一两天,这里的时间被静止住,她有种随时都能背上箩筐去二妃山跑山的感觉。

她回头跟顾听澜说:“明天让他们去采购,我带你去二妃山看看。就是我采的最多的野山参的地方。还有.”

花芽往四周看了眼,声音压得细细的说:“还有我找到钱家赃款的那座土地庙。咱们也去拜拜。”

那个传说之地,让小妻子翻出巨额现金的风水宝地,顾听澜说什么也要去瞻仰一下,既然小妻子提出来,他二话不说答应了。

等他进到老丈人的家里,看到里面的装饰,感叹地说:“我给你修的小木屋房梁还是细了。瞧咱家这大粗房梁,一看就能传个十五六七八代人。”

说着他又往外屋地走去,看到大姨子林云和小姨子林娟说说笑笑地烧着炕,俩人脚边还放着一竹篮的土豆、地瓜和鸡蛋。

花芽摸了摸屋子里面的炕,喊道:“还得再烧的旺旺些。”

林娟坐在灶台前说:“哪里来的小狗,在屋子里头汪汪叫着看家呢。”

花芽走到门口露个头出来,身上不知何时换上花棉袄。

头发盘在脑后,腰上系着细细的红布绳腰带,脚上穿着棉布鞋,一副小村妇的打扮。

可爱伶俐的摸样让顾听澜喜爱的不行。觉得他的小妻子完全可以站在海报里抱着大鲤鱼,吉祥又如意。

花芽换棉袄是要去屋后砍柴,现在是腊月天但是没下雪。在村里托李干事定的煤炭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送过来,一大家子没一个能指望的上的。用句粗鲁的话来说,那就是全等着拉屎,没一个递纸的。

花小芽叹气,花小芽扛起斧头。

顾听澜跟屁虫似得跟花芽说:“我晚上不喝吊炉藕汤,你看,此时此地此景,咱们就弄点农家饭吃吧。换到别的地方想吃这样的饭菜还得多掏钱呢。你等我一会儿也换上件大棉袄穿着跟你玩。”

花芽眯着眼睛说:“咱们每天吃的不就是农家饭么?”

顾听澜说:“不是的,我说的应该是窝窝头、粘豆包这类的。”

林娟在一旁说:“那算什么农家饭,那就是忆苦思甜饭。”

张凤英从对面屋子里走出来,听到他们的话,就说:“那晚上我来做饭,做点咱们平时吃的让你们二姐夫尝尝味道。你们离家久了,也尝尝老家的味道跟你们以前吃的一样不一样。”

既然张凤英要掌勺,大家都省事。

林回跟张凤英说:“那我要吃猴儿面,还有锅巴汤。”

顾听澜来到这里就是个城包子,啥啥没吃过,他也不点菜,人家做什么他就美滋滋吃什么。能尝到小妻子以前吃过的饭菜,他高兴都来不及。

花芽带着顾听澜到屋后砍柴,花芽单脚踩在木头桩上使劲抡着斧头砍,顾八斤小媳妇似得一根根捡起来摞着。

忙活大半天,后屋攒的一堆柴火被他们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