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大街小巷都热闹了许多,这个月月中是春节,有许多特殊供应,像是鸡鸭鱼和细粮都会比平时多供应一些,各个大厂也会给工人发东西。

大家攒了一年的布票,也终于派上了用场,手艺好的裁缝们到了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时候。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很高兴,裴曼宁每天出门都能在巷子的青石板上,看到一群小孩叽叽喳喳地围在一起,拍画片和打陀螺。

“裴姐姐!你又去买小人书啦?”一看到裴曼宁抱着书回来,几个小孩儿就扔下画片和陀螺,擦着鼻涕围了上来。

这些孩子都是附近各个院子里的,从小一起长大,整天在一起玩儿,感情特别好。

但他们之间还是会分帮派,燕子胡同的柳荫胡同的彼此不顺眼,年龄大的不耐烦带年龄小的,红|五|类看不起黑|五|类。

但是,他们都喜欢裴曼宁。

因为裴曼宁长得好看,身上总是香香的,做的东西也特别好吃。

最最最关键是:她买了很多小人书!还会大方地给借给他们看!!!

裴曼宁摸了摸一个小孩子的脑袋:“对啊,不过这些等裴姐姐看完了才能再借给你们。”

“那我帮你拎东西!裴姐姐,你第一个借给我好不好?”小孩子也是鬼精鬼精的。

“裴姐姐,我也帮你拎!”

“裴姐姐……”

裴曼宁:“……”

她都没想到因为买太多小人书,她成了整个燕子胡同里最受小孩子欢迎的人。

不过,想想也是,这个地方的小孩子几乎没有零花钱,想看小人书只能坐车去新华书店,还不一定抢得到。

他们的玩具也不多,就算是小人书,对他们而言,也有莫大的吸引力。

裴曼宁回到家,把之前已经看过的小人书发给了几个孩子,未免他们打架,还给他们安排好看书顺序,然后才把他们送出门。

她把新买来的小人书翻了翻,这个时候,市面上的小人书都是彩色绘画的封面,书页是黑白的素描,上半部分是图画

下面留着一小块地方叙述故事,老少皆宜,非常通俗易懂。

价格大概在一毛钱左右,贵一点的两毛多。

内容也比较单一,大多是描写战争胜利的故事,还有涌现的个人先进事迹。

裴曼宁要改编《长征故事》中的几篇,就要先了解这个地方的风格和色彩。

不过,和这些小孩子相处了几天,发现他们对小人书的热爱,裴曼宁又画了一本偏低龄化的连环画,《小叮当的三千个问题》。

是一本比较简单的科普,讲的是各种有趣的小知识,把她在这里看到的各种书,尽量用活泼的话,简单一点的形容和生动的画面呈现出来。

毕竟,裴曼宁曾经也是从小孩子长大的,小孩子会好奇什么问题,她也知道一些。

不过这些只是她的突发奇想,不管最后有没有用,干脆和改编出来的故事,一起寄出去。

“裴家妹子,在家没?”裴曼宁正想着,就听到徐嫂子在外面高声大喊。

她赶紧放下笔,走了出去。

徐嫂子已经自己进来了,手里还提着一个篮子,爽朗地笑着说:“裴家妹子,来来来,我大姐从乡下给我寄了不少地瓜干,我分你一点啊。”

裴曼宁道了一声谢,把篮子接过来,她平时也会送一些吃的东西给徐嫂子,有来有往,关系处得还不错,“徐嫂子,正好我有事想拜托你呢。”

“啊?什么事儿啊,你说。”徐嫂子问。

裴曼宁就把做辣白菜的事情说了。

“嗨,我当什么大事儿呢!正好我今天就在做,你到我家来,看几眼就会了。”

徐嫂子的家裴曼宁也去过几次,就拎着篮子跟着一起过去了。

徐家隔壁左边还住着一家姓李,因为有个在化工厂做主任的丈夫,这家的媳妇经常用下巴看人,和邻居们关系都比较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