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子孙们听说用这个理由可以向沈潮要到钱,彼此之前奔走相告,那是丝毫不带掩饰,把赤裸裸的丑陋的欲望和贪婪都写在了脸上,垂涎三尺的丑态,又与畜生有何异?

可惜沈潮自己一世精明,除了糊涂一时之外,还多了这么一堆糊涂的侄儿侄孙,不可谓不倒霉。

在意识到事情可能败露了之后,沈潮就再也没敢和宋娘娘来往过。

他拿出自己那些积蓄多年的压箱底的奇珍异宝,让宋娘娘以她自己的名义送到宫中去求情,若是宫里的太后帝后看在这些礼物的份上,能勉强饶宋娘娘一死,他也就感恩戴德了。

至于他自己这是他自己犯下的错,什么样的罪孽,他都愿意自己一力承担。

然而,就在沈潮的认罪书和宋娘娘进献给宫中的礼物送去了许久之后,仍然没有得到丝毫的回声。

他们的心也渐渐沉了下去。

沈潮其实此时已经没有再抱任何的幻想自己可以得到皇帝的宽宥了。

他情愿绝食而死,以明心意,求皇帝好歹轻惩宋娘娘。

他欠娘娘的,下辈子也还不清了。是他打扰了她本该平静的尊荣生活。

如果没有他出现在她的生命里,那么现在她应该多么的快活无忧,怎么可能被自己所拖累跌落泥潭,弄得这般整日忧心忡忡。

*

这日,拿到太后和皇后亲笔书信的宋太妃,急匆匆命人套了马,这便往沈潮的宅院处悄悄寻了过去。

宋太妃上门时,沈潮已经三日不饮不食了,正在奄奄一息的时候。

太妃自带了一碗亲手熬的白粥过来,命人砸了沈潮的房门,叫人将快要昏迷不省人事的沈潮抬了起来,亲手喂他吃粥喝水。

沈潮喃喃自语了一句:“娘娘却来寻我做什么?娘娘,您快走吧,别管我。是我痴心妄想,拖累了娘娘。”

太妃将那封书信塞到了他怀里。

“宫里的太后都不治你我的罪!你寻死觅活做什么!太后还让你好生在我身边服侍,免得我晚年寂寞凄凉呢!”

沈潮听闻此话,蓦然睁大了眼睛。

自那日之后,沈潮和宋太妃就在宋太妃养老所居的宅院中形同夫妻一般的秘密生活了起来,因事情做得隐秘,亦不再有人知晓置喙。

后来,十数年后,宋太妃八十八岁高寿那年安然在沈潮的怀中、在睡梦之中过了世。

是年九十一岁的沈潮当即举刀自尽随死,同宋太妃同生共死,也算是一桩死生不离的承诺,他自认为此生美满了。

朝廷商议了宋太妃的丧仪,在这座太妃生前所居的别宫上就地置陵,安葬宋太妃。

可无人知晓的是,那实际上是宋娘娘和沈潮的合葬之墓。

*

就在沈潮和宋娘娘重新生活在一起的两个月后,沈家的子孙们在乘船外出经商时遇了大风浪,死伤者十之八九,几乎阖族覆灭。

听闻这等巨丧,因琼州之地的百姓们见识惯了海难的可怕,亦无人十分放在心上。

独沈潮私下扼腕叹息:“为了料理这些畜生玩意儿,白白赔上我一艘好船。可惜,可惜。”

却说也还是在这一年,因沈潮和宋娘娘都上了年纪,膝下难免寂寞无聊,而且沈潮名下的万贯家私又无后人继承,所以他们俩就抱养了许多被人遗弃的女婴来抚养。

在什么地方,都不缺抛弃女婴的人。

宋娘娘抱来的这些女婴们长得很快,在她们长大之后,会蹒跚学步、跌跌撞撞地扑向她和沈潮的怀里。

会叫她祖母,叫沈潮祖父。

她和沈潮一起翻阅了许多诗书古籍,给她们取了一个个寓意美满大方的名字。

沈潮死后,他和宋娘娘留下的丰厚家私,也都给这些女孩儿继承了去,叫她们也去外头自立了门户,成了海上的一方大商贾。

大抵也是有了孙女们,他们后来的日子都十分的充实有趣,快慰非常。

两颗冷寂了几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