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2 / 2)

州和荆州的两位了。

活在人们口中、颇有些名望的,还有殒身不久的前幽州牧刘虞和前扬州刺史刘繇。

赵云所提事迹,显然与刘璋与刘表无关,听起来又尚在人世,不可能是已故二人。

除这二人外,还有哪位能被称为刘使君?

尽管好像从未从别处听闻过任何有关对方的事迹,但光是出于对赵云真诚品行的信任,他仍基本相信了对方的话。

如果一切属实的话,那不但是赵云心心念念,在面试主公上屡次受挫的他,亦对这位堪称完美人选的“刘使君”有些心动了。

不过,等赵云完全讲述过平原的经历后,虞临终于捕捉到了记忆里好似有些联系的只鳞片爪。

……不会吧?

他犹豫了许久,还是很难将给他截然不同印象的两者重叠起来。

察觉他神色有异,赵云主动开口询问:“子至可有想问之事?”

虞临微微蹙眉,还是径直问了:“子龙口中那位刘使君,可是曾为徐州牧之玄德公?”

由于陈登也对刘备很是欣赏,虞临后续又自己进行了一些调查。

政绩上的确不错,百姓间口碑也很好,以仁义为政治主打牌,可谓是曹操等诸侯的对立面,的确更能博得基层好感。

可 “多次战败,最近一次更是被杀得丢盔卸甲,不得不再度抛妻弃子”,“部曲四散,客居邺城”,“先投公孙瓒,后投吕布,再投曹操,再投袁绍”等等,更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

他综合多方面考虑,最终判断为“具备一定政治潜力,但不确定性太大,实质根基目前太过薄弱,扶持起来的效率太低”后,就摒弃了面试对方作为主公的想法。

闻言赵云眼睛微亮,毫不迟疑道:“正是玄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