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2)

葛亮与徐庶不由得对视一眼。

逢此四海分崩之时,多数世家子弟被迫远离故土,沦为天涯羁旅之士。

虞氏门庭似乎已然冷落,有颇具盛名的博陵崔氏之子崔钧亲自出面,代为转交木谒做保,总能叫刺史邸处的门客高看一分。

若是顺利,甚至可能寸步不出,只在家中高卧,也能得到礼辟。

虞临哪里知道,他们已经在背后给自己圆出了一个陈国或陈留虞氏子的背景,甚至已经对此深信不疑。

但他能清楚地感受到崔钧的善意。

“多谢州平美意。”认真地考虑过后,虞临还是谢绝了:“只是,若刘荆州连屈尊接见且不愿,日后岂会用我所谏?如此资质,岂配为我主。”

他口吻平淡,却无处不透着股浑然天成的傲气。

无论是这话语还是态度,都正中诸葛亮的喜好。

“正当如此!”

他看向虞临,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笑容。

见崔钧还想再劝,虞临只好将新学的典拿了出来:“况我明知州平怀抱德肥遁之志,又怎好扰鼋鼍于深渊?”

崔钧这下便不好说什么了。

见虞临心意已定,诸葛亮三人遂不再多劝。

只是在临出发前,虞临的木谒还是被他们设法要去一观。

崔钧嘴角微抽,尽可能委婉地提醒道:“子至这名谒,似乎写得过于简略了。”

只有姓名表字和简略的“问起居”也就罢了,怎么连重要的籍贯都忘了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