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 / 4)

……

阿良看完信觉得,那家乡的生活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遥远。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事。只是父母那沧桑卑谦的脸又浮现在眼前,让他难受。春节他是不准备回家的,更不会为那可笑的婚事。

叶紫要回武汉过年,是姑姑再三来电话要求的。是阿良亲自送叶紫上的火车。火车很拥挤。在火车的开动中,他漠然地站着,他看不见叶紫挥动的手,人太多了。他也无法看见叶紫看着他渐渐模糊的身影流下的泪。

他双手插在裤兜里默默地离开站台。他再一次感到自己的孤独和失落。他唯一担心的是叶紫这一去可能不会再回来了。这让他有种揪心的难受。

这个春节阿良几乎是在昏睡中度过的。空荡的城市、空荡的铁皮房和空荡荡的心事。还好他把老董的电视机搬了过来。老董回家去了。他每天都是昏睡到中午才起床,煮一餐饭吃上两天。堆上一大堆没洗的碗筷就爬电视机前来玩游戏。尽管很孤单,但这是他在深圳度过的最轻松最自在的日子。没有压力,没有思想,只有时间。他把一年多所欠的瞌睡全补了回来。

九、

叶紫是初六那天回来的。这让阿良无比激动。见到叶紫时他毫不顾忌地将叶紫紧紧地拥在怀里。在特区熙熙攘攘的大街上。

叶紫说姑姑给她联系好了单位,让她留在武汉。她还是放弃了。她离不开阿良。她说阿良是个魔鬼,野蛮地占据了她的心。说完这话,她就觉得阿良那有力的臂膀在用力,一股强大的能量,似乎要把她熔化在他的怀抱里,变成他生命的一部分……

新的一年就这样在忙忙碌碌地开始了。从家乡来的人一批一队地拿着写着地址电话的纸条来找阿良。激动亲切又怯生生地拿出背了几千里的特产,核桃、花生、柑桔等,占据着他房间的一片空间。阿良义无反顾地领着一帮又一帮难民一样的乡亲,在关内外的工厂穿梭。好在他跑业务时打交道的工厂很多,才免免强强消化掉这些认识的不认识的乡亲们。他们从大山深处走来,匆匆消失在深圳的打工的人流中。用他们满是老茧的手拿起了电烙铁、螺丝刀,开起了电动缝纫机……。过起了没日没夜的紧张生活,用青春和劳动换取一点点人民币或港元。故乡的青山绿水和亲人亲情,都只是在一声声的叹息和惆怅中。

阿良依然忙碌着他的业务。时间在忙碌中过得飞快。深圳也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剧变。以前还推土机轰鸣的荒地,如今已高楼厂房林立了。一年前还是尘土飞扬的便道,如今已是坦途大道。一切都像梦一样,让你怀疑曾经存在过的一切。深圳象一个生机勃勃的树林,在南国的阳光和雨露下成长着它的梦想,是那么活力和充满生机。

阿良每天都在这个城市穿梭着,忙碌着,快乐着,痛苦着,希望着,失落着。如同着每天升起的太阳和每天落下的晚霞。一切都这么自然,这么和谐,又这样矛盾地冲突着。

他同无数的打工者们一样。在辛勤地播洒着汗水收获着希望。

十、

似乎一切没有期望和想象的那么顺利。

有一两单业务因质量问题的索赔,让他费尽了精力和心血才摆平,却让他出了不少血。他的口袋就象那月亮一样,一天天圆了,又一天天地缺了。

这让阿良有些着急和沮丧。他需要赚更多的钱来夯实他在深圳的根基。来完成他的跨越。他要实现由一个借宿者到主人的跨越。

他手头又有了一单让他心跳的业务。经过他仔细盘算,如果自己来接下这一单来中间操作的话。一切顺利的话就可以有十来万的赚头。他想这样做。他开始酝酿着,这一单做成后就注册个自己的公司。不用这样老是为借牌子借帐户奔跑,更不会受制于人。可以有自己的旗帜,自己的地盘,自己的队伍。

他已决定要这样做了。找厂家、订货、验收等都不成问题。唯一头痛的是提货就得付款。做中间商又不能让客户直接去厂家提货,这样就会丢单和漏价。只有先垫款提货了。

阿良算了一下,就是把自己的全部资金铺进去还差三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