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爽利的小刘氏自无不应, 甚至专门让儿子帮小姑子挪腾出一个平底铁锅让她摊煎饼。
因秦家铺子后院不大, 房舍布局和秦家三郎的相似, 钟月同秦氏、小刘氏共挤一间房睡得不怎么踏实。
天方蒙蒙亮便被两人的谈话声吵醒,于是随她们一块起来。
洗漱好,秦氏开始朝木桶中兑水和摊煎饼的和面, 钟月瞥见她娘准备向糊糊打鸡蛋,忙笑着阻拦道:
“娘, 现在先不要打, 等煎饼糊搬到外面廊檐下再弄,否则谁知道咱家面糊里加的有鸡蛋。”
大半桶面糊中只加四五个鸡蛋,若不挂出招牌说明,估计尝得出的食客寥寥无几。
“啧啧……不怪娘常说月儿灵性的很, 秀萍,瞧瞧,比你晓得的还多。”不远处忙碌于自家准备工作的小刘氏啧啧几声, 笑着打趣秦氏。
这时秦文和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煎包递给钟月, 笑说:“月儿, 饿不饿,大哥煎出来的包子,先垫垫肚子,待会忙起来连水都顾不上喝。”
钟月望一眼其身旁站着大口吃包子的表弟秦文斌笑着接住秦文和手里的碗道:
“我吃不完那么多,一半就行,娘快和好面糊了,等会我要试吃煎饼,提前尝尝好不好吃。”
对她娘的厨艺,钟月自然不会怀疑,但她准备以试吃的理由从旁建议把煎饼做成价钱不同的几样,包括普通与夹馅的煎饼果子。
这样即便只做一种吃食,也可以玩出花样来,从而引起食客的注意力,达到提高销售额的目的。
“没敢给你多拿,姑母做的饭食哪还愁卖不出去,你试吃一块反而少卖几文钱。”
秦文和满脸宠溺地望着钟月笑着打趣,稍顿一会,转身继续帮大哥打下手。
……
“娘,你不是给舅母带的有腌菜吗,月儿觉得卷进煎饼里配着更好吃,若换成肉脯味道还要好!”
秦氏摊好第一锅煎饼端给了小刘氏他们试尝,第二锅和钟月一起吃,钟月咬上一口津津有味地边吃边建议。
“鬼丫头可真不傻,夹肉的若不好吃,啥样好吃?可那样价钱可不只三文钱一个了。”小刘氏嘴里吃着煎饼,笑嗔道。
但转头又说:“秀萍,其实月儿这个主意不错,要不你试试?腌菜咸酱啥的全是现成的,明儿再做夹肉,问问有没有人买,肉的卖贵些。”
反正怎么都做煎饼,只不过稍微繁琐些罢了,秦氏点点头同意也觉得不错的提议。
跟往年庙会一样,晨光熹微时,沉寂一夜的街肆渐渐热闹起来。
为抢先占肆口临时摊位的小商贩肩挑手挎待出售的商货从四面八方赶来,县城居民坊巷里的百姓亦纷纷开始出门来早市置办东西。
或许时辰太早的缘故,此刻煎饼摊上食客不多钟月忽然想起个地方,兴致勃勃自告奋勇对秦氏说:
“娘,我拿些摊好的煎饼去人多的地方卖吧,过会就回来。”
说罢又朝绕着火炉子打转转的秦文斌道:“文斌,你也装些包子,咱们一块卖,看谁先卖完!”
秦氏了解女儿是个有成算的,因而并未反对。
小杜氏见姑子如此只好也同意了跃跃欲试的小儿子,叮嘱两人一些注意事项,便随他们去了。
钟月准备去临街铺面后边的居民巷子,城中百姓跟乡里的农人不同,无须起早吃早饭急赶农田干活。
天还早,她想应该有一部分人还未用早食,如若像卖货郎一样在家门口叫卖包子煎饼,有些懒得出门且喜欢吃的人家定会愿意买。
“鸡蛋煎饼,刚出锅热腾腾香喷喷的煎饼,不用跑腿,送置家门……”
反正走在大街上谁也不认识谁,为了俩月后不再顶着火辣辣的太阳下田割麦子,脸算什么,钟月暗暗自我鼓励。
忍住步入巷子,钟月便抛开顾忌,扬声叫卖。
同来的秦文斌见表姐如此,也开始学平时大哥招揽生意的口头禅嚷喊:“煎包,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