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素梅不说话了。

弟弟的孙子也见了,饭后,叶大爷就提出来见见自己的两个孙女。

巧慧说:“今天是星期天,秋莲冬莲在家,也有地方住,就让大爷直接住家里。”

叶大爷可是知道巧慧有老婆婆还有少婆婆,再加上五个孩子……

“住的下吗?住不下我就住招待所。”

提起女儿,刘大梅与有荣焉,“住的下,住的下,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刘大梅也请了半天假,带着大宝小宝一起去。

坐的是公交车,要一站一站的上人下人,二十多分钟才到站,又步行走了半里地,才在小二层停下。

叶大爷惊讶地问:“这是……巧慧的家?”

刘大梅笑着说:“对呀,现在还担心没地方住吗?”

“我以为顶多四间屋,这么多人住肯定不够。”

巧慧拍门。

巧慧的手轻轻扣在门扉上,几声清脆的“咚咚”声后,门内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和孩子们的欢闹声。

门吱呀一声开了,秋莲和冬莲两个小丫头惊喜地喊着“爷爷”,一左一右拉着他的手就往院里拽。院子里,几个孩子正围的严严实实的,在玩陀螺,玩豆包,阳光给这温馨的小院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叶大爷望着眼前这一幕,眼眶微微湿润,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挺好,挺好。”

杨英红和韩秀兰都迎了出来,巧慧帮他们做了介绍,没想到叶大爷还认识韩秀兰。

“当年前后村隔的近,谁不知道老秦家日子穷,还捡了一个闺女?等能上山抓兔子下山捞鱼摸虾了,一个村子都不够祸祸的,能打的能打遍好几个村子无敌手。”

提起光着屁股光着脚干的那些事,叶大爷是既感慨又有些不好意思。

对于那个地方,韩秀兰已经不去想了,她看了一眼儿媳妇,小声说:“进屋吧,里面暖和。”

巧慧就扶叶大爷进屋,在沙发上坐下。

炉火正旺。

巧慧去泡了茶。

“春兰子还有以前的影子,我们都老了,只有你还没老。”

一个“死”了快三十年的人,突然有一天活了,要不是听儿子说了,他还真不相信。

韩秀兰摸了摸自己的脸,“别说年轻了,我也快五十的人了。”

“那比起我们来还是小。”

巧慧早就看出来了,婆婆并不愿意提过去的事,特别与秦远山有关的,她把茶水递给叶大爷,就把话题扯开了。

“那几个也不嫌冷,怎么都在外面呢?”

“长腿了,拦不住了,让她们在外面蹦达蹦达也行。”

杨英红本身是医生,她是知道越捂着盖着越容易感冒,除非是恶劣天气,她都会让孩子在外面玩玩。

冬莲秋莲姐俩一左一右挨着爷爷,父母不在,爷爷就是最亲的人了。

叶大爷叮嘱她们,“要好好听话,帮着姥姥奶奶姑姑干点活,看好弟弟妹妹。”

孙女懂的不多,这是爷爷在教她们为人处事呢。

谁都不是爸爸妈妈,可以无条件包容,这是现实,也是事实。

冬莲秋莲姐俩眨巴着大眼睛,认真地点着头,把爷爷的话当成了珍贵宝典。

秋莲的小手轻轻扯着爷爷的衣角,眼神里满是依赖。冬莲则依偎在爷爷身旁,小手不自觉地摩挲着爷爷布满皱纹的手掌,那是一种无声的爷孙之爱。

巧慧想说什么,想了想还是算了,她不喜欢大爷给孩子灌输这些有的没的,她不是救世主,她只负责几天而已。

巧慧去市场买了肉,内脏不好卖,巧慧要了一个猪心和一叶猪肝。

说不好吃的那是手艺不精。

回来巧慧就开始收拾。

瞅空,巧慧还问了刘大梅关于嫂子的事。

“妈,嫂子是怎么了?对我有意见?有意见就说出来,能改的我就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