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钟,周顺东就来了,和巧慧算了前两天的账,两天赚的别人十天都赚不到,周顺东相当满意。

其余时间还能干点别的。

两度高考落榜,周顺东还不放弃,但家里有意见,特别是弟媳妇,特别看不上这个大伯哥,野猪吃不了细糠,让家里养着不说,还想着考大学,好事是谁都能想的吗?

现在不一样了,回家把钱甩在桌子上,一家人的脸色都不一样了,弟媳妇的五官回位,嘴巴都咧开了。

至于是干什么挣的,没有人问,问了也不会说。

其他的时间,周顺东安心复习,自己心仪已久的大学,他一定要去。

送走了周顺东,慕斯斯带着庄大姐家的梅花来了。

挺机灵挺利索的一个小姑娘。

梅花的打算,其他时间去菜市场卖,响午去第一中学,那边是高中生,很多住宿生。

巧慧也跟她签了一份保证书。

考虑到时间久,巧慧打算给她一半贴包。

秋莲冬莲也在帮忙,姐俩擀面皮,两个人包也能跟上,巧慧就接待散客。

梅花的30份饺子赶在十一点多就做出来了,巧慧在她的篮子上也拴了一个家和饺子店的牌牌。

“有人找麻烦不用跑,回来找我,咱是合法经营。”

梅花点头,这叫背靠大树好乘凉呗。

梅花走了,巧慧赶紧给服装厂准备。

现在返乡过年的人多了起来,饺子店的散客也多了,从开门营业就没断过。

特别是饭点,从十一点半到下午一点,店里就卖了四十二份饺子。

忙,但是忙的是钱。

巧慧也开始改善生活了,饺子不爱吃了换换口味,去肉店买了大骨头煮上,炒了一个辣椒炒猪肺。

还买了几个馒头。

秋莲和冬莲自个选。

“巧慧,她俩你记账,养孩子的是她们爹。”

“秋莲冬莲都干活了,午饭我管,早晚我就不管了。”

金凤她们都是一天管一顿,谁都不能特殊了。

慕斯斯自嘲,“我还经常蹭饭呢。”

巧慧碰了碰她的手肘,“我可没说过,你可是我的大金主,帮我拉了这么大一单生意,我乐意管你吃饭。”

话要说在明处,光心里有不行,也要嘴上有。

多少人就败在嘴巴不甜上。

吃完饭还要继续。

下午,秦时突然出现在饺子店。

秋莲冬莲不认识他,就连孙玉桂都没有印象了。

在老家见的那一次,她被婆婆安排着忙锅头,就跟秦时打了一个照面。

“你怎么来了?”

“有点事,顺便接你们回家。”

孙玉桂站了起来,问道:“巧慧,这是妹夫?”

“是囡囡爸爸,秦时,这是大嫂,那两个是秋莲冬莲,侄女。”

秋莲冬莲喊了姑父。

“大嫂,辛苦了。”

孙玉桂紧张地说话都磕巴了,“辛苦什么呀?还得谢谢巧慧,能把我们带出来……你们是不知道,今秋大旱,苞米都是半粒,待在家里,得半年勒紧裤腰带。”

这些事,巧慧和秦时都不知道。

“都这么严重吗?”

“附近好几个县。”

老家也没有值得挂念的人,只有三爷爷三奶奶。

临走之前,巧慧调了一盆馅,这是晚上要用的。

和哥哥嫂子做了交接,巧慧收拾东西喊上金凤一起走。

拐角,停着一辆吉普车。

巧慧问道:“你开车来的?”

“嗯,别紧张,不是因为你,我们是来办事的。”

巧慧也没自作多情到是因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