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趴在她的耳边说:“那个孩子也是省城的,他对我比较依赖,乘警的意思让我们下车的时候带上他,交给当地的公安局处理。

孩子的爸爸也是现役军人。”

“我支持你的决定,你也够累的了,快睡一觉,我值班。”

“我不困,现在也睡不着,你睡吧。”

巧慧拗不过他,“那我睡了?”

秦时把囡囡抱下来,不然挤的慌。

早上八点多钟,刚吃了早饭不久,火车在某市靠站了。

乘警也来帮忙,帮着这一家四口拿行李,一路护送下车。

小东征也跟着下了车。

“东征,到前面来,别走散了。”

东征点点头。

巧慧很纳闷,“这就是那个孩子?是和我们不熟吗?他不说话。”

秦时指了指嗓子,巧慧“秒懂”,是个哑巴。

秦时抱着囡囡,护送着一家人到外面的公交站点坐车,先去公安局,要坐七站路。

一进公安局,就有一个妇女扑了过来,紧紧的抱住了东征,“东征,是妈妈啊,终于找到你了。”

东征也认出了妈妈,任由她抱。

如此的见面场景,让人看着总有些心酸。

秦时把协查函交给了主要负责人。

事情办妥了,秦时转身去了外面,天冷,得早点回家暖和。

东征妈抚摸着儿子的小脸,“东征,你为什么连妈妈都不喊?”

“他……让人毒哑了。”

第137章 祭奠

沈夫人三十多岁,听了秦时的话,转身问他,“你是什么意思?”

“东征是被拐走的是吧?他拐走之后被坏人下了药,所以他现在说不了话了。”

东征指了指自己的嗓子,点点头。

沈夫人又开始掉眼泪,“东征啊,你要疼死妈妈了,你都摊上些什么事了?啊啊啊,我要疯了。”

秦时不会安慰人,他拍了拍东征的肩膀,叫上妻女和姥姥,坐车回军医院家属院。

路上有很多人和杨英红打招呼。

“杨老,回来了?”

“是啊,是要出去吗?”

“对。”

“老杨,这次去哪里了?去了好长时间。”

“去看我干孙女了,这不他们送我回来了。”

“挺好的,老杨,你就应该多出去走走。”

离开了两个多月,进屋后,秦时帮着把被褥都晒了,晒在楼下的晾衣绳上。

“你是谁呀?怎么没见过你?”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背着手走了过来,看样子有点耳背,说完话还伸长了耳朵听。

“我是杨英红的孙子,她是我干奶奶。”

老人仔仔细细打量着秦时,“还别说,老杨认的干孙子长的还有几分像她,也像老韩。”

有血缘关系的人,还真是犟不得,姥姥就说过,他眉眼像姥爷,鼻子嘴巴像她。

老人又自顾自说道:“老杨这辈子不容易,你们是干亲,也不能白认,不要光想着她的钱,经常来看看她,老了不能动了帮帮她。”

“我知道了。”

“知道就好。”

老人背着手走远了。

杨英红抱着两个枕头走了下来,“这两个本来就是给你们准备的,没枕过,闻起来有点霉味。”

杨英红考虑的很周到,哪怕秦时一家来住一次,她把认为该准备的都准备下了。

秦时用铁丝两头挂上了。

“刚才过去的是老院长,他说什么了?”

“他说我长得像你,也像姥爷。”

“我就说吧,自己不觉得,外人一看就能看的出来,你是他女儿生的,怎么能不像?”